各种习惯和智力脱离到什么程度,这种习惯变成呆板的动作的方法,或者变成奴役我们的动作方法就到什么程度。常规性的习惯就是不知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控制我们,不是我们控制他们,这是抹杀可塑性的习惯,这种习惯表明丧失变化的能力......如果我们采取近视的方法,求助于机械的常规和反复的练习活儿习惯的外表效率,没有思维的动作技能,那就是蓄意束缚生长。
常规性的习惯就是不如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是可以节约精力,如果任何一件事处理起来都需要经过一番考虑,人未免活得太累了,正是因为有一些事情可以不加思考就做了,我们才能抽出精力来在确实需要思考的地方进行思考。
然而问题在于:
第一,你得清楚,在自身活动中,不加思考的部分占多大比例。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知之明。显然,如果你的活动中不加思考的部分比例过大,那你肯定僵化了,也就是说,你已经没有多少可塑性了。这是人生的一种悲哀,如果你还不属于老年人,那就加倍地悲哀。我相信这个“不加思考的部分”的比例因人而异,也很难量化。但我建议青年教师静下心来做一番自我诊断。如果发现自己在工作时说的话全是翻来覆去炒冷饭,做的事都是陈旧的习惯性动作,这等于自己头脑中的软件只顾一遍一遍使用而没有升级换代,那你就停滞了,不过这里要指出,现在比较流行的办法是软件没有升级,而更换了升级模样的外包装,自欺欺人,对此要警惕。
第二,你得有一种智慧,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能够使用常规性习惯,而必须停下来仔细思考一番,既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要把钢使在刀刃上。这就是我常说的精力分配问题。有些人心眼很多,也够聪明。可惜只用在人际关系上,勾心斗角,这种人的业务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我建议青年教师遇到教育教学问题的时候,先别动,停下来思考一下,像这类问题,从来我都是有意打破自己的常规性习惯,恢复可塑性。这样做了效果不一定比用原来的办法好,但是你获得了新经验。从战略角度看,得大于失。什么是聪明人?什么是智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聪明人就是那些竭力保持自身可塑性的人,对自身常规性习惯予以警惕和限制的人。
不过我还要补充一点,有人以为,只要张着嘴,不断吞食新名词,新办法,就算“活到老,学到老”了,就算很多可塑性了(有些校长爱犯这种毛病,因为他们外出开会的机会多,接触新名目较多)。其实不然。这不是可塑性,而是“可扩张性”,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这可能导致“肥胖症”,并不健康。我说的可塑性是指改变自我,是自我的重新整合,而不是“增加体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