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公司最近举行了新产品发布会,Iphone Xs正式上市,果粉们不知道心情如何,但是华为肯定是稳了。乔帮主离开已经有些年头了,苹果产品也越来越接地气,双卡双待的出现让我第一反应想起的是十年前的山寨机。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苹果目前仍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创新科技公司之一。
既然产品已经发布了,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换,还是不换,这是个问题。如果不考虑价格的因素,你还打算换么?
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双抢”。割稻谷之前,外公就早早地把镰刀磨锋利了,如果实在不好用,甚至有了缺口,外公会立即去铁匠那里买把新的,但是下田穿的衣服,外公可以补丁又补丁。我好奇问他为什么,外公说刀磨锋利了,不耽误割禾,要是一下雨,谷都掉进水田里,一发芽,就没收成了,要与天抢时间,衣服没关系,穿什么不是穿,又不是上街。
换不换的因素有很多,这里不讨论自由选择和支付能力的问题,我认为关键点在于这是提高你生产力的工具,还是供你消费的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你必须要的还是很想要的区别。
如果你更多的是从事与互联网相关的工作,那么有可能这部手机能提升你的工作效率,就像阿里的蒋勇,不用电脑,所有工作手机完成;如果你的生活和工作对手机的功能要求没那么高,那么这部手机的刚需性则没那么强烈,就像主持人汪涵,连微信删得只剩下不到一百人,更甚者如李健,手机还是古董诺基亚。
不是说外界不重要,也并非古板那个意思,而是能满足人的实际需求即可,过犹不及。如果说贪图虚荣购买,就说虚荣也是一种生产力,那可能是对生产力的定义,或者阐述的角度不同罢了。即便是超出个人支付能力的行为,我也仅认为这是风险偏好型的表现,并无他意,儿保守型的选择会有所不同。
如果我们持有的是未来时间观,那么在该不该换Iphone Xs是以提高自我生产力为标准的观点上,我们很可能达成一致;如果其中有人持有的是现在时间观,那么选择则有可能不同。我们需要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享受当下,毕竟这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但延迟满足感不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么?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标准有两种:一是社会标准,二是个人标准。前者是公约、习俗、共识、法律或者制度,这不一定是真理,或完全正确,这只是大多数人共同意志的表现;后者是价值观,原则,思维以及认知,这其中有巨大的自由空间,麻烦的是它可能不被同环境里的其他人接受。
这两者理所应当是分开的,在涉及公共领域,请注重公德,勿自私;在个人私有空间里,请给予自由,勿干涉。换,或者不换,纯属个人自由选择,以提高生产力为目的只是其中更换标准之一,且勿应换了就认为是装逼,不换就认为是傻逼,殊不知,有种“牛逼”是买了苹果电脑,却安装了windows系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