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岩画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江河镇东南约8公里处,紧邻卢森遗址,峻河西流转弯处的卢森山丘东坡上。岩画所在的东山山顶有煨桑台和经幡,岩面东西长10米,南北宽8米,画面最大的为6×8.5米。内容有大角鹿、牦牛、马、虎、豹、鹰等动物形象,人物形象有奔跑者、角斗、鹿狩猎(包括车猎图)、交媾等,此外尚有树和符号等约270个形象。打制技法分垂直打击、阴线勾勒和磨刻法三种。垂直打击的形象时代最早,次为阴线刻凿,磨刻法最晚。卢森岩画的年代早期为青铜时代,晚期为汉代。
天峻县的石头山鲁芒沟岩画位于天峻县天棚乡之西南,沟为东南-西北向,沟口处有西宁-天峻公路横穿,沟东西两侧均为高山,山间和沟谷间牧草丛生,为良好的天然牧场。在沟内约4公里处东侧为石山,石山根部为山体溃塌而落下的大石块,这些石块表面有一层油黑发亮的氧化面,岩画就制作在这些大石块上,共有3处,分别刻在3块相距不远石面较平的大石块上。约9平方米的石块上刻有50多个动物画像,有牛,马,山羊,野猪,狐狸,部分动物身上还刻有"万"、"母"等不同形状的纹饰,画面形态大小不一,最长的约0.30米,高约0.20米,最小的动物长0.05米。画面形象生动,动物具有动感;在中间的一处位于第一处之南侧,面积约7平方米,刻有7个动物画像,为牛羊,驴,老虎,狐狸,一般长约0.06米-0.25米,高约0.05米-0.15米;一处在最南侧,面积仅3平方米,21个动物画像,以骆驼为,头向一致,展示骆驼在沙漠里运行的场面,此外尚有马、牛、山羊、大头羊、蛇等。要刻划手法有两种,一是用平头凿或尖凿只雕刻出动物肢体的轮廓线,勾画出动物形象;一种是琢凿出轮廓后通体用尖凿加以细密的雕琢,成为微浅的阴刻画面。鲁茫沟岩画全是动物形象,千姿百态,场面宏大,属唐代遗迹,1988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在天峻县鲁芒沟内约4公里的东山根,也发现有三处不同形态的兽类岩画。整个场面以写实手法反映了高原动物群居生息的场面,作岩画时间在佛教盛行于当地的元明清代。岩画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极高的学术意义,它弥补了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而造成的文物、文献史料不足的缺陷,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化宝库,留下了灿烂多彩的艺术画廊。
高原祖先的绘画 祖先的抽象艺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