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品,大概讲述的是老师通知三位家长开家长会所发生一些搞笑的事情,但最后告诉大家不要一味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却忘了我们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那么有了这个时间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而是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那么如何做才算是高质量的陪伴呢?
孩子0-1岁 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爱”
0-1岁的孩子用恐惧和好奇在感受着这个世界,用哭声证明自己的存在,也只有用哭声呼唤自己的所需。这时候的孩子希望他所有的需求都被满足,心里学上这叫全能自恋,如果不被满足,就会瞬间陷入极度的恐惧当中,这时最需要妈妈通过细微的观察,无条件的、真情的、及时的给与满足,也只有妈妈能够做到及时,因为孩子非常熟悉妈妈的温度和心跳,像在子宫里安全、温暖的感觉。
如果长时间且频繁的不能满足孩子的全能自恋,孩子就不能提高承受成大后不被满足事实的能力,无法成为自我,也可能陷入极度自卑,觉得我不够优秀,都是我的错;或重新回到孩子时候的全能自恋,以我为中心,错误都是别人的,别人必须无条件的满足我的需求。
孩子1-3 父母需要和孩子保持合适的“距离”
1-3岁的孩子更加的自信,也更加的自恋,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感受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不计后果,只有好奇。一旦受到了伤害或恐惧,比如疼痛、黑暗或者离开父母的视线。这时就需要父母及时来到他的身边,和他一起感受伤害,消除恐惧,引导和鼓励永远比批评和责备有效。
在陪伴孩子时,有位教育专家说:“我儿三岁,我四岁”,这是父母与孩子的心里距离。
父母应该让孩子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内活动,并且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和关注,而不是一个限制的范围内,这是父母与孩子的实际距离。
4-7岁 父母需要与孩子要有“界限”
4-7岁的孩子逐渐想要成为自我,但依然自恋,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我们”的关系和“我们”与“他们”的关系。所以,“界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界限”是有两种区分的。一是“界线”,有关于“什么是你的事儿”,家长把孩子的成长事件当作自己的事儿,是严重破坏“界限”的表现。同时把自己没做到的缺憾寄托到孩子身上也是一份投射,本来不满意的是自己,现在变得理直气壮的不满意孩子。二是“阈值”,有关于“我能忍受你多少”,家长情绪好时那都不是事儿,情绪不好随时炸锅,让孩子很难有明确的回馈可遵守。所以,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受伤,是因“界限”没有建立好的关系。
7岁以后 父母需要对孩子“放手”
7岁以后的孩子已经步入学校,从家庭这个小集体到班级这个大集体、再到学校这个更大的集体、甚至到社会这个超级大集体。自我学习和与人相处占据了他们所有的时间,所以实现自我和“界限”确立,可以找到“我”在“我们”中的位置,并且成为“我”的“自我”而不是“他者”。
作为父母,这时需要我们从陪伴到放手的过程,其实养育孩子,最终的目的不就是放手吗?
父母的过分关注和紧张其实并不能给孩子更好地保护,反而会将父母的担忧和恐惧传递给孩子,使得孩子紧张、害怕,无法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其实,当父母放开双手,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反而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能做到的远比父母想的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