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作者: Echo北美成长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1-16 03:35 被阅读0次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新年老同事聚餐,碰见Kelly。她新加入一家业内知名的公司,我问她:“新公司怎么样?”

她叹了口气说:“新公司办公室挺漂亮,餐厅也挺好吃,就是每天开会时间特别长”。

她给我看了手机outlook上的日程表,黑压压的会议邀请挤成一片,着实吓人。

我问她:“那你什么时间工作呢?我的意思是做真正的工作?”

她说: “根本没空啊。上个月我基本每天工作9小时,有差不多6小时都在开会。我们部门有两个领导特喜欢开会,不管大事小事都把大家叫过来。但开会之余,工作还要完成,导致每天都加班”。

如果你也被这样的工作状态困扰,你不是一个人。

哈佛商业评论援引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人每天进行的会议多达550万个小时,其中30%-50%的会议非常低效,低效会议导致的损失高达每年300亿美金——这主要是指机会成本,还不算浪费的时间成本。

这些被低效会议占用的时间,原本可以用来做更有价值的工作:那些真正重要的,给公司创造价值的工作。

这份调查还显示,有73%的人会利用会议时间做”真正的工作“,有90%的人承认曾在会上做白日梦。

做白日梦? 你没看错。事实上,我见过有人在会议中梦游周公的。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那是一个午饭过后,容易犯困的下午,二三十人挤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里,灯光被调暗,一个人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着PPT,同事Kris在下面,时不时努力张开眼皮,脑袋做小鸡啄米状。

正在进行的是部门的每周例会,会上并没有涉及Kris需要交付的工作,也难怪她提不起精神。事后她被老板批评,我甚至有点同情她。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低效会议?

原因1: 缺乏培训。

如何高效开会,应该是一个职场人的基本技能。但调查显示,只有20%的管理人员被培训过如何开会,并且大多数培训都侧重技术层面,例如,如何使用outlook。

原因2: 缺乏反馈。

大多数公司,都没有对会议组织者提供反馈的系统;在员工满意度调查中,也没有对会议有效性评估的部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组织的会议感觉良好,哪怕这个会议其实就是他自己的一言堂

心理学研究显示,大多数人都容易高估自己,而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讲容易提高人的自信心,让人自我感觉良好。就像去约会,一通侃侃而谈之后,你感觉自己魅力爆棚,但事实上对方却根本没来电。

原因3: 缺乏责任人

公司有CFO财务总监,CTO技术总监,但并没有一个职位CMO(Chief meeting officer),来管理会议这个公司里最大的时间开销。

如果说上班占据人生1/3的时间,开会又占据上班1/2的时间,如何让这长达人生1/6的时间,过的更有效率?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教授Steven G. Rogelberg,在2019年刚出了一本书,题目是《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Meetings: How You Can Lead Your Team to Peak Performance》(可以翻译成:《你想不到开会学问:如何领导团队到达巅峰状态》)

书里有不少很实用的建议。下面结合我的工作经验,从会议前,会议中和会议后三个部分,讲讲具体的策略。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你想不到开会学问:如何领导团队到达巅峰状态》

会前: 明确目的/人员/时间/地点

1,明确会议的目的。

作为会议的组织者,如果你都不知道开会的目的是什么,那基本上可以确定,没有必要进行这次会议。

有一个确定会议目的的简单方法:把会议要解决的问题列出来。这些问题,就构成了会议的大纲。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如何找到这些问题?一个好方法是询问与会议主题有关的各方。搜集大家的意见,不但让会议主题更有针对性,也能提高大家参加会议的积极性。

比如,我经常要组织新产品可行性分析会议,通过会前询问市场部,销售部的意见,会议要解决的问题是:

有关新产品A的市场投放:

1,应该用什么价格投放市场?和竞争对手的价格相比如何?

2,相应的市场策略是什么?High-Low 还是 everyday low price

3,产品发行的渠道分布如何?实体还是网络,高端还是低端?

4,产品的利润率和利润情况如何?

5,如果有资本投入,资本的回报率ROI如何?

......

2,明确开会的人员组成。

参会人数,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参会人数太少,不能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不利于做出好的决策;

参会人数太多,则会出现“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大家都等听别人的意见,开会效果反而不如人少的时候。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每个成员所付出的努力会少于单独完成工作时的现象。

在开会这种场合,指参会人员太多,而导致人们想搭便车,没有全身心参与。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那么,如何确定开会的最佳人数?

哈佛商业评论援引的一项研究显示,“8”是个临界数字。除非有专门软件的协助,组织8人以上的会议非常困难。

那么,如果有超过8个人,都跟会议讨论的内容有关,怎么办?

这种情况,可以用会前和会后的时间来弥补。

会前搜集大家对讨论议题的看法,会后把会议纪要发给大家。

这样一来,既能减少开会的人数,又能让大家觉得自己的意见得到了考虑和尊重。

框定了参会的人数,确定具体人员可以使用一个简单原则:能回答问题的人,就应该被邀请参加会议。

3,尝试缩减开会时间,改变开会场所,让开会变得有趣。

可以尝试留出专门的时间,比如周五下午,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需要讨论,否则不开会。

另外,可以缩短每次会议时间,避免“帕金森效应”。

“帕金森效应(Parkinson's Law)”:

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

具体到开会,如果问题可以在半小时内讨论完,但设置了1个小时,那大家就会放慢节奏,用完这1个小时。

让开会场所有点变化,也对提升效率有帮助。

可以考虑把排排坐的方式改成圆桌会议,让大家有目光的交流。或是把小规模2-4人会议改成散步会议。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公司旁边如果有小公园,大家一起去散步,一边健身一边讨论问题,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新的创意也扑面而来——你别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事实上我的部门已经有过好几次散步会议,效果很棒,开会竟然也能变成一件让人期待的事。

耐克公司甚至还有"跑步会议“,在跑步机上边跑步边开会,据说很受员工欢迎。

会中: 积极推进,全程监督

1,会议刚开始,创造良好气氛。

大家放下手头正在做的”真正的工作“,来参加你组织的会议,首先应该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布置一些小点心,也是不错的方式——重要的不是吃什么,是让大家感受到欢迎的气氛。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然后用简单的话开场,让参会人员明确会议的目的。

2,给出“预习时间”,进行“书面头脑风暴(Brainwriting)”。

很多时候,讨论的问题需要提前阅读资料,这些资料一般会附在会议的邀请邮件中。但是,大家都很忙,尤其是会议一个接着一个的时候,很多人根本没空提前阅读材料,讨论也很难深入。

这种情况怎么办?

亚马逊的做法是,给出10-15分钟的材料“预习时间”,这段时间大家静默看资料,时间一到,再开始讨论。磨刀不误砍车工,有了这段预习时间,会议看似长了一些,但讨论更充分深入,效率更高。

当然,这段时间也要在设置会议时长的时候考虑进去。

另外一个方法,和预习时间的原理类似。在会议进行过程中,设置沉默时间,进行“书面头脑风暴(Brainwriting)”。

“书面头脑风暴(Brainwriting)”是一种头脑风暴方法,指的是团队成员先自己思考,写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跟团队成员分享。

研究证明,书面头脑风暴的效果比单纯的头脑风暴,更有利于产生出有创意的想法。

3, 积极提问,推进会议。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大家上学的时候都有体会,互动性强的课,比较不容易睡着。虽然喜欢冷不丁把你拎起来提问的老师,挺招人烦的,但后来回想起来,这种课没法偷懒,往往收获也更大。

开会也是一样道理,如果只是单方面的宣布信息,那就不如发邮件。之所以开会,就是因为需要互动,充分听取所有人的意见。开会的时候经常提问,可以让大家保持注意力:

小张,你的意见呢?

小王,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想听听你的看法呢。

小李,从你们部门的视角看,你觉得这个方案实施起来,会遇到什么困难吗?

对于新入职,或平时不爱发言的同事,可以事先打个招呼,告知今天开会,想听听他们的意见,给人准备发言的时间。

为了让大家畅所欲言,还可以考虑以下做法:

1)如果有领导在,领导在最后发言。

2)把决策和讨论问题分开,在会议上只讨论,不做决策。波音公司就是这么做的。

4,掌控时间和议题。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首先谈谈对时间的掌控。

我们公司之前的会议,有严重的“连环超时“现象。尤其在月底,各个事业部都要给CEO做汇报。经常的情况是,第一个会拖了10分钟,第二会又拖了10分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排在最后的会可能比预定时间晚1个小时才开始。

因为是向大老板的汇报,所有相关人员都不敢马虎,侯在会议室外头,等上一场会结束之后,随时被召唤,随时开始。这样一来,所有人的时间都被打乱了,特别没效率。

后来新的CEO上任,特别强调会议的准时性,才大大改善了这种情况。

作为开会的组织者,在会议前应该对每个议题需要的时间进行分配,在会议过程中按照之前的分配进行掌控,如果某一部分超时,及时提醒大家,保证会议按照预定时间结束。

除了对时间的掌控,保证会议讨论不跑题也很重要。

很多时候,大家聊着聊着就跑题了。作为组织者,应该注意及时用礼貌的方式把大家带回来。你可以说:

“这个问题不错,我们先记下来,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在这里讨论了,回头我们几个私下里讨论。”

会议进行中,还有很多技能非常重要,比如积极的聆听,如何管理不同意见等。但核心的要义是,作为会议的组织者,你的角色不是做决策,而是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会议,为最后做出决策打下基础。

会后: 跟踪实施,评估反馈

1,会议纪要。

会议过后,要及时整理并发送会议纪要。

记录会议纪要这项工作,很多时候不是由会议组织者来完成,而是分配给另一个资历较浅的同事完成。

别小看这项工作。如果你是职场新人,我建议你积极承担这个看似文书性质的工作。在整理会议纪要的过程中,你会对会议讨论的内容会产生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对于快速上手工作,非常有帮助。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会议纪要的组成部分如下:

1,开会主题

2,会议时间/地点/人员

3,讨论的内容

4,制定的决策

5,下一步计划

其中,最后两点尤其重要。之后会根据会议纪要,跟踪实施,确保决策和下一步计划的执行到位。

2,评估反馈。

跟任何公司的活动一样,评估和反馈是持续改进的基础,非常重要。可以用问卷调查或者当面询问的方式,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你认为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

2)你认为做的不足的地方有哪些?

3)你认为应该做什么改变,可以使会议更有效率?

如果你态度诚恳,有很大概率会得到同事真诚的反馈。

在会议评估方面,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做到了极致。

公司的创始人,写过畅销书《原则》的雷伊 • 达里奥(Ray Dalio),做过一次TED演讲,揭示了公司内部的评价系统。

不仅仅是会议的组织者会得到反馈。事实上,在每次会议之后,所有参会人员包括雷伊·达里奥本人,都会得到其他同事的反馈。

比如,新员工Jennifer,可以对达里奥的会议表现只打3分(5分制)——因为她认为,达里奥的发言没有很好的做到“开放性(Open-Minded)”和“决断性(Assertive)”的平衡。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Jennifer给达里奥打了3分,来自TED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评分,在公司都是公开的,来自TED

桥水基金的做法比较极端,不建议其他公司照单全收,但达里奥倡导的这种透明文化,对于提高包括会议效率之内公司运营效率,非常有帮助。限于篇幅,不展开说了。如果感兴趣,可以看达里奥的TED演讲和《原则》这本书。

结束语

你可能会说,以上方法虽好,但很多会议非我发起,不受我控制,我无法改变。

这的确是个问题。但你至少可以在自己组织的会议里,推行以上高效会议法,并找机会向同事和老板提出提高会议效率的建议。当你的团队,总是能更高效的完成会议和工作时,你的改变,就成了公司低效会议文化改变的契机。

希望大家都能做罗振宇口中“做事的人”:

不是置身事外,指点江山。

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进去,

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

在职场上,拥有主动思维,勇于尝试改变,就有机会走的更远。


参考资料:

Why Your Meetings Stink—and What to Do About It, Steven G. Rogelberg, Havard Business Review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Meetings: How You Can Lead Your Team to Peak Performance,Steven G. Rogelberg,2019

除非声明,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Echo,坐标北美,供职于世界500强的职场老司机,分享职场和成长干货。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 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 如何避免被动低效开会

    客观,准确,真诚就目前情况来看,我是做不到的,至少在开会的时候,我发现了我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我还是不能客观、准确、...

  • ET管理:工作会议

    工作会议怎么开会,这件事事情很小,但问题很大,掌握开会技巧,让会议技巧效率事半功倍。做学校避免不了开会,说实话,么...

  • 视觉会议

    为了避免开会带给参加会议人的枯燥无味,主讲人也换种开会模式,可采用图画的模式,吸引大家的视觉感受,从而让会议更...

  • 一场高效会议的背后

    日常工作中常常听到一些抱怨,会议低效。每天开会开会,浪费时间又解决不了什么。 是的,如果一场会议纯属...

  • 关于会议的哪些事?--格鲁夫说

    会议是从事管理工作必须的媒介,你绝对无法避免开会,但你能使会议更有效率。 ?会议是否必要? 会议这件事对于经理人是...

  • 行动清单~从自己做起,把每个会议变高效

    引言 开会,是职场的日常。但是低效率的会议,不仅浪费团队时间,而且无助于项目的推进。该如何高效地开会呢? 作为公司...

  • 日常课堂:如何组织好一场高效会议

    开会这事大家都会,会议室墙上也有大大的规范和标准,但依然无法阻止低效会议发生。入行至今,我参加过大大小小的会议不下...

  • 学生趣事

    上班开会是常事,通知你开会不管什么事儿都得放下,这不这边刚刚上课那边广播通知去小会议室开会,我赶紧布置了点...

  • 议程六步

    现代职场,会议成为了效率杀手。 冗长、低效、消耗成为了各级会议的主旋律。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开会,源于企业领导不知道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班9小时,开会6小时:3个建议让你避免低效会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nx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