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微信公众号原创者交流圈
招商引资“量”上不来,怎么搞转型?

招商引资“量”上不来,怎么搞转型?

作者: 老卢庸观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13:29 被阅读0次

    因为各种复杂原因,有历史的、有营商环境的、有招商引资办法的等等,有些地区招商引资无论项目、投资额度等都出现了同比下降问题。“量”上不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会迟滞转型的,领导急、招商引资部门也急。

    但,急有时候可以解决问题,有时候也解决不了问题,有时候即使解决了也是部分解决,还是解决不了根子上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招商引资搞得相对好的地区,为什么搞得好?从改革开放历史看,如果说之前搞得好是因为优惠政策给的早、对外开放的早、土地与人口经济要素成本低等,那么时下我看已不再是这些零碎的因素了,而是一个区域长年积累下来的“品牌效应”背后的系统化原因。

    说直白点,经历之前的激烈竞争,各区域,无论省市还是县区,其实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办法,也有各自的“口碑”。这是个“品牌”形象问题。而内在的看,各地经济结构、GDP质量、收入水平、营商成本、人居环境、商贸便利度、配套市场化服务能力、城乡差异与贫富分化等等如同人的身体素质一般是有较大差异的,而且时间久了,谁身体好,明眼人心里是有本帐的。

    一个区域的内外素养,在注重收集分析区域信息的企业主体、理性投资者眼中,基本是透明的,忽悠不了人。这决定了几乎所有的招商套路都无法让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投资天平发生倾斜。市场化、股份制、全球金融资本主义大趋势,已使得市场主体的资本意志不断走强,更趋利,更理性。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在诸多方面都不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想走之前发达地区先行一步的老路,通过“量”来实现追赶,难度越来越大,几乎是不可能的。也许回归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贯彻落实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精神,才能找到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特色发展,以期换道超车。

    对待“量”的问题,主动干、加油干,但不再以此为主导,而是更加注重“高质量”,可能是一个新的发展选择策略。这种策略的微妙转变,为政者也不一定明说,但可以在考核机制上做出积极调整,在讲话中越来越多强调质量,慢慢释放信号,逐步达成共识。如果效果好,经济社会发展的素质自然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健康的。健康的人才能奔跑的更快更远。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搞好各地城镇乡村发展规划等“多规合一”工作,匹配导向作用好的考核机制,依托各类各级开发区布局高质量生产力,个人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不仅如此,对外引的“量”上不来,区域内市场主体的“量”大幅度高质量增长,通过努力拼搏还是能实现的。哲学上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内部“量”的高质量增长更重要。因为其高质量增长,就是在强健区域发展的“肌肉”“力量”。人健康了,肌肉饱满发达,交朋友、走四方都会受欢迎、受重视,当然也会跑得更快更远。这方面,时下国内以“放管服”改革、机构改革为牵引不断推进的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抓好抓实,优服务、强监管,放宽市场准入,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创新与落地,就会有好的表现。此外,人口因素也很重要。一个一两千万人口的省份与上亿人口的省份,一个有一两亿人口的国度与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度,内部能够激活的“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不少区域放开户籍政策搞“人才政策、人口政策”吸引人流,想在短期内尽量做大区域人口总量,对市场主体“量”的扩容就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你可以把这看作是改革开放“人口红利”的思维惯性,但客观看也的确有利可图。

    引进的“量”上不来,就得从自己内部下手,增量、强素质,打好基础,让经济社会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客观讲是个保基本的工作。但光是保基本,还不行,就发展而言,有点太慢了,要主动“走出去”,协调四方力量,为我所用,促进发展。这也是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不少内陆省市搞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目的。

    这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一种大的战略调整转变。要知道以往多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是以“引进来”为主策略的,“走出去”虽然也做,但显然不如招商引资力度大。岸港网、铁公基大量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为“引进来”做准备的补短板举措。

    主动“走出去”,一方面党政决策机构要尽可能全面主动地对接中央各项大的战略安排,比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在这种大的布局中主动作为,积极寻求合作共享发展的机遇,诸如科研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保治理等。这些方面各地都有做法,但在把“走出去”作为一种新战略选择的前提下,有必要加快节奏、增加力度、扩展合作的范围与内容。另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帮扶企业“走出去”在海内外开疆拓土的帮扶平台。比如政府外派办事处、各地商会、外交商贸部门为企业提供海内外各地区的投资咨讯、融资接洽、风险提醒、权益维护保障等综合服务,科技中介等各类市场机构围绕并跟随企业一起“走出去”,在外部市场互助集群作战等。

    再者,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路,与周边地区、产业同质化高的地区加强日常联系,在产业经济规划、生态环保治理、旅游文化等服务业发展、同质化产业合作创新及差异发展、科研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沟通协调、互促共享、共同治理等机制,扩展转型创新发展的资源总量,减少毗邻、产业同质化地区之间的恶性高成本竞争,将会走出一条互利共赢、协调发展、有序竞争的大区域开放合作发展新路。如同区域内建设门类齐全、数量充裕的开发区一般,这将极大拓展区域外部的有效发展空间,让企业“走出去”更顺畅、有大天地、见效快。

    (完结)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备注:一个招商引资外行的一些观察与思考,愿分享共勉,不妥处敬请谅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招商引资“量”上不来,怎么搞转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ot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