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容创作的一点思考

作者: 九风09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15:29 被阅读0次
    这篇文章是前几个月给一家合作的甲方公司写的,里面有着我对于内容创作的一些看法及思考希望对你有用。

    想写这篇文章快一周了,因为一些身体原因到今天才有时间打开word敲下这篇文章。起初写了民宿的连接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提到了赋能这个词,也提到了破界。

    给他们公司写企业订阅号上面的文章

    当时本来想写一个三部曲的,直到后来我想了一下行不通,为什么,因为我没有接地气,没有去写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而是去用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内容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去掩盖掉,当然现在看起来不只是我一个人是这样,和我一样的还有其它的作者,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还是得归结于价值网的不同,也可以狭义的理解为“角度”,我们在写作时不是由我们决定的,而是由你们所给出投稿要求决定的,而你们的投稿要求可能又时因为kpl而决定的,而最终的目的在于人,在于我们的内容传播给用户,当他们点开的那一刻,我们这一所有环节算是完成一个闭环了,可是用户会选择吃我们这一套吗?我想肯定不会,因为此时他们的价值网(维度)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只会按照自己想要的去做,不是为了什么投稿的要求、字数甚至是什么kpl等等,他们看见我们创作的内容然后点开,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个体验的问题,那怎样去理解体验?我把它分为一个三段论,看之前、看之中、走之后。当他们看之前一定是对这个有期望值的,一定会认为这个内容可以很好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且是能够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的(也就是给他们的社交货币),那么在看之中一定是有惊喜的,关于惊喜的定义:意料之后、情理之中,并且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走之后呢,要怎样?这些内容值得回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乐于讨论。前者容易做到,而后则就不一定了。我认为这才是重要的,也是一位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最直观的感受。

    前面提到了我自己最基本的东西做不到这句话,我想以上的内容应该是导致的原因,因为自己以包括我们写作者都没想到为这些订阅的用户去想些什么,反而按照以上的想法去做。

    那么如何去写,或者应该怎样去写,我想拉开讲有点太长了,所以我换一个角度,以人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写,关于人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数万年来演化的总向一一分工越来越细,把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干。

    这是一个规律,不可被逆反,那这和内容创作者有什么关系呢?有,而且很大,因为这一直都是一个风口,从最早的逻辑思维、得到又或者是一条等等都是,前两者是什么,把知识当货卖,把货当知识卖。

    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做呢?因为人是知识的载体,企业也是,如果我们要发展都离不开知识,后者一条则是抓住新中产,用好的东西俩满足新中产的需求。而中国现如今就处于这么一个风口,中国中场阶级品质生活的消费升级,却始终升级不上去,这就导致了大量有钱的中国人不会生活。

    为什么,没有人把专业的知识传导给他们,从而他们就只能去使用一些大牌的产品,又或者是造就一些网红,因为这些网红传播某一些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行是不知道的,比如前段时间突然在微博上又红起来的崔永元老师,他在微博上传播关于娱乐圈内的一些“阴阳合同”以及什么“内幕”等等,让我们这些95后、00后又重新记住了他,在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不就是把我们这些普通大众不知道的给说出来了吗,很简单对不对。当然这中间还有又一个元素也是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内容要又人格,为什么?因为人格本身就是一个交易入口,它会带着我们的内容/产品 直接通向交易。

    以前流传这么一句话,以后互联网所有内容都会免费,在我看来都是瞎扯淡,按照这样说,逻辑思维还会做得到,还会不断的在里面开专栏?人家没这么傻。

    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未来所有信息趋向于免费,所有对信息人格化的加工都趋向于收费(更容易获得用户的关注于青睐)所以你看得到以及所有的内容平台/自媒体不都是这样吗?

    (end)

    综述以上我推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写最基本的东西,尽量不要用高大上的东西来掩盖它

    站在人(用户)的角度去理解/看自己创作的内容

    把民宿专业化的的知识提炼出来人格化的加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内容创作的一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qs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