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早在几周前就通知各班排练班级大合唱,然后与个人歌唱比赛一样,先进行年级选拔,选出的班级将代表整个年级在学校艺术节的闭幕式上表演,并以计入班级艺术节分数的形式参与校艺术节班级团体等第奖的角逐。
葛宜平在放学前问到个人歌唱选拔赛的情况,学生们对评选结果明显不满。但接下来讲到班级大合唱,学生的抵触情绪却进一步升温。
“那请问文艺委员,我们的大合唱排练得怎样了?下周一班会课是集中进行年级选拔的时间哦!”葛宜平等学生七嘴八舌的声讨不公声稍稍减弱一些后,心平气和地将目光转向了文艺委员。
“葛老师,我们能否弃权?”哪知文艺委员陈萍一听班主任问起大合唱的事,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为什么?”葛宜平瞪大了眼睛。
他明知班级大合唱的水分,就像海绵浸了几天后的饱胀感。他原以为学生应该对内幕看得没有那么清晰,但经过刚才学生对于个人演唱选拔的抗议,让他做好了心理准备,也许对于大合唱的评分有失公正,他们也早已忍耐多时,只是现在开始总爆发。
“老师您真是天真,我们几次参加大合唱的评比后,就知道我班随便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胜出的!”陈萍性格温和,还在那儿吞吞吐吐地苦笑不答,坐在她前面的男生蔡志超心直口快,忍不住哇啦哇啦大叫起来。
“对对对,评委都看人的,看到葛老师你好欺负,还有就是有的老师与评委关系好得不正常……”学生们又乱成一锅粥。
别看十几岁的孩子,一个个仿佛社会经验非常丰富的老人,在他们的座位上指点着他们觉得对世事有点“驽钝”的老师。
葛宜平何尝不知学校很多评选的内幕?他平时不与学生道破真相,只是怕伤害了他们“幼小”的心灵。哪知他们在我们的社会里浸润了那么几年,早已“清纯不在”,对社会世情了如指掌。
班级大合唱,他带领这个班级学生已经历过两轮,最终胜出的班级,一定与班主任在学校的得势与受宠有关,而与合唱水准无关。——再说,艺术的东西,原本就见仁见智,是最好糊弄人的。
葛宜平心想,既然自己在学生眼中已经“树立”了“不谙世事”“单纯呆气”的个人形象,那就索性“装傻”到底吧!否则,他还真不知拿这些处于懵懂状态的少男少女怎么办。
“同学们,也许大家觉得葛老师很多事情都被蒙在鼓里,很傻!但我想,事情应该没有大家所想的这么糟。这里毕竟是学校,大家还是要相信评选的公正性。再说,我们参加大合唱,是为了唱出我们的凝聚力,唱出我们的友谊,唱出我们的心声,我们不是为了得奖而唱,因此还是要把这个节目准备充分。评选是评选,准备是准备,这是两码事。”
全班学生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眼睛齐刷刷地看着他。教室里非常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
他明知自己的话很苍白,但总算勉强尽到了一个老师“教育学生”的责任,也算是给今天放学前的班级一天情况的总结划下“圆满”的句号。
离开教室,在走廊上三三两两背着书包准备回家的学生中穿梭,他的心情却有些悲凉。虽说自己已经教育要正确看待比赛,但想到他们已经清醒地发现了自己的被骗,这种受愚弄的滋味,此生一定让他们铭心刻骨!
正边想着边踏上水泥楼梯往下走,忽然听到了一阵大合唱的声音从走廊右侧传来,算不上动听悦耳,但至少整齐有力,中间还夹杂着一个女声评点的声音。
葛宜平下意识地收回跨出的脚步,站在那儿侧耳倾听,歌声时断时续,而评点的女教师声音很年轻。他猜想,一定是教英语的班主任石素英。
她刚参加工作不久,但在领导眼里,各方面都积极要求上进,更以指导老师郑春丽为自己人生学习的楷模。——郑春丽的班级,每一次总能在年级各项比赛中胜出,难道石素英连这也要“看齐”不成?
想到这儿,仿佛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葛宜平的脚不由自主地迈向了石素英的三班教室。透过玻璃窗,果真看到教室里全部桌椅被挪到了靠墙一面,学生们站成二排,石素英站在正中间,正对着他们讲着什么,然后学生们又一起张嘴唱了起来。
葛宜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只有一份感慨。石素英年轻气盛,自然希望自己的班级能在年级大合唱中有不俗的表现。但是她似乎并没有看透校园潜规则。她这样的年轻教师再努力,到最后也不可能夺冠的,哪怕她再加班加点而她的指导老师郑春丽早已回家!
换句话说,大合唱的班级名次,在比赛还没有开始前,就几乎已经内定了。
葛宜平看着站在学生面前的娇小而又单薄的身影,听着她不断给学生指正着合唱排练,不仅心中暗暗笑这姑娘太傻。有资格的班主任从来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浪费太多精力,将会得奖和不会得奖的,都不会为此费心费力。不会得奖的,自然知道那是吃力不讨好;将会得奖的,更知道自己稳操胜券,不会有任何悬念,更不会发生意外。
u=4110791436,3203889283&fm=27&gp=01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