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非常情绪化的母亲。她时而温柔可亲,时而阴郁刻薄,反复无常之下,我总觉得她好像是在表演,有三分的情绪,就要显示足十分,而显示情绪的目的,似乎就是要去责怪某个人,这个人可能是我,也可能是我的爸爸,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人。
我很小的时候就发觉到,这是一种情感绑架,目的就是逼迫别人按照她的想法来做事。这其中的逻辑就是:我的负面情绪都是你们造成的,你们让我不开心,你们就是坏人。但是她的想法是什么,她也很少直接表达出来,好像是要让人去猜,而我们只能从她的情绪和脸色中来判断自己猜对了没有。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争执,我要常常去揣测她的心意,顺着她的话说。这迫使我养成了对别人情绪非常敏感的性格特质。这种特质让我感到疲惫和屈辱,别人的负面情绪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压力和逼迫,为了对抗这种压力,我就产生了一种相对的想法:
“这个人有负面情绪,是因为ta软弱无能,连直接表达自己想法和要求的胆子都没有,也不去解决现实问题,还妄想着让别人都按照ta的想法做事,真恶心,呸呸呸!”
不仅如此,我还养成了故意去激怒和挑衅别人的坏习惯。当我敏感的性格特质告诉我,眼前的某个人,或是某些人正在回避某些事,不喜欢听到某些话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让我非得就要去说。即使我的理智告诉我不要去得罪人,我也很难控制住自己,非得说上几句阴阳怪气的尖刺话不可。
最初接触心理学的时候,我也和很多人一样,认为自己有“原生家庭创伤”,会习惯于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如意的事情,都赖在父母,尤其是妈妈的头上,觉得自己“被毁了”。
可是,当我怀着一种悲壮的心情,希望更多地通过心理学去“疗愈”自己的时候,却在不断地反省和回忆中发现,其实总体上来说,我的妈妈是一个挺好的妈妈,虽然她对于生活中的一些莫名其妙的琐事会很情绪化,但是在教育方面,她常常有一些很玄妙的直觉。在面对一些大事的时候,她反而能够处理得非常的冷静和克制,让她能够在有意无意间,做出很利于我成长的决策。
1
她很少会试图控制我的思想
或是入侵我的个人边界
给我留出了充足自我成长的空间
可能她觉察到自己由于在高中就辍学,中断了教育,所以文化水平有限,又因为没工作几年就结了婚,一直呆在家里,社会见识也比较狭窄的缘故,几乎不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去跟我说教,只是鼓励我多多看书,从书中找自己问题的答案。
而且,她从来不会去限制和规定我必须看哪些书、不能去看哪些书,所以我是拿到什么就看什么,不管是街边报刊亭卖的低俗杂志,还是什么漫画,诗词、戏曲杂文,古今中外小说,我都会看。
难道她不担心我看了坏书会学坏吗?不担心我看了低俗的东西会变得低俗吗?
当然多少也会有一些。但是更多的时候,她都抱持着一种天真的乐观态度,相信我有明辨是非好坏的能力。还有,(她的原话)“根据我带你去逛街买衣服的经验,发觉到你的审美水平还是可以的,应该不会变成那种很低俗的人。”
2
我在青春期很叛逆
但是她几乎没有太去“管教”我
初中的那段时间,我染上了说粗口的习惯,也玩非主流那套东西,甚至把头发剪的乱七八糟的,考试不及格,还频繁地赖在家里睡觉,半天半天地旷课。
有时候班主任打电话来告状,说我又不去上课了,她推开我卧室的门,看到我头埋在一堆被子里装睡,她就直接退出去,告诉老师说我身体不舒服,今天就不去学校了。过后她也不会责备我,甚至都不会质问我为什么不去上课。有时候我心里愧疚,会试图撒谎,刚说了一句:“我身体有些不舒服······”,她就直接说:“行了”就结束谈话。言下之意,其实就是:别装了,我知道你没病。
她没有因为旷课的事情,冲我发过什么脾气,或是显露出着急或失望的样子。这种情况持续到了初三的最后一个学期,我突然意识到,好像中考真的是一件蛮重要的事情,就和几个好朋友一起,经常自发地结伴去上自习。
看到我的这些”发奋“行为,她也没有如我意料一般地“欣喜若狂”,“殷勤鼓励”,(我后来想,如果她真的这样干了,说不定出于逆反心理,我可能很快又会恢复到“自暴自弃”的状态之中)只是在我成绩不断突飞猛进的时候,以一种惊异的眼神看着我,说“哇,你可以啊!”,甚至就连“要继续努力啊”这样的话也不怎么说,好像就是她觉得,以我的能力,做到这样就已经很不错,超出了她的预期了。
而我当时对她这种反应感到很气愤,觉得自己被小看了,这种气愤无形中也成为了我不断努力的动力,让我仅仅靠着一个半月的冲刺努力,就以倒数第八名的成绩冲进了省内排名第一的超级中学里。
3
妈妈说:
我希望你能成为和我不一样的人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当然了,上了高中之后,也并不是是一帆风顺的,后来上了大学,我又因为各种原因焦虑失眠,神经衰弱而搞垮了身体,不得不辍学回家。
当时我的人生变得非常灰暗,又很多极端的想法,控制不住地自残,甚至试图发明一种邪教来让自己好受一些。虽然这个时候妈妈也不禁慌张起来,为我的前途感到忧虑,但是我也感觉得到,她在竭力避免给我更大的压力。
在我通过心理咨询恢复了睡眠,精神状态好一些的时候,我提出想去国外上大学,她当即表示很支持,然后告诉我说:“我希望你能成为和我不一样的人,能够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非常感动。
虽然她后来也不能免俗地加了一句“实在不行就嫁人,有个幸福的家庭也不算白过一生。”这种让我听了感觉又生气又恶心的话,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后来半年拼命努力,考过托福和SAT,得以顺利拿到理想大学的offer和奖学金,多半要归功于她提醒了我,这种对于”不得不做家庭主妇“,无法自由选择人生的恐惧。
现在的我,虽然还不是咨询师,也算是半个心理学从业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会看到很多父母因为孩子的”厌学情绪“,”青春期叛逆“而感到痛苦、焦虑和不知所措的情况。在跟这些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我会感觉到,其实很多孩子本质上是非常聪明,很有潜力的,但是,在青春期的时候,他们所面对的种种问题,本质上来说都是很好的成长机会。
很多时候,与其执着于去“管教”,不如给他们留出一些空间,培养他们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们只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就可以了。
相比起孩子的成绩,家长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状态,在发觉到孩子可能无法自己排解情绪,甚至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的时候,需要尽快地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