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跟北北小朋友相处让我惊喜连连,两岁的小男孩儿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思路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强,小家伙的思考能力也是相当强,不停地问问题,一件事情,一个问题他至少再延伸四到五个问题,“为什呢?”似乎成了他的口头禅,一直到他得到自认为满意的答案之后,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个话题,其它事物上。一天到晚整个人都在思考,探索,学习中。
半年的时间,变化如此之大,过年的时候,他还不会说话,现在的他说个不停,最让人惊讶,惊喜的是,他所表达的东西都那样有水平,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生活小百科。
我很佩服我的好姐妹艳子的教育方式,她自身就是一个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的人,所以儿子成功地遗传了她的基因或者说,她后天对孩子的引导做得非常到位。她成功地培养出一个爱问问题的小朋友。“问”的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一个人只有懂得越多,才会问得越多,问问题是一种思考能力的体现,是一种智慧的展示。犹太人很注重培养孩子问的能力,因为这是智慧的累积。而智慧是一个人真正能掌握的财富。他们见到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 今天你问问题了吗?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哲学家,他们对周围,对世界,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有无限的疑问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一开始孩子们都会毫无顾虑地提出自己的疑问,问这问那,但是渐渐地,孩子们的问题少了,最终没有问题了,这是因为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保护好孩子的这种能力,这种潜质,家长对孩子做出的反应扼杀了孩子们的这种能力,正是家长们的一些列举动让一个个小小的哲学家都消失了。大人们亲手扼杀了孩子们问问题的能力却在孩子们长大之后,上学之时埋怨孩子不会提问,不会思考。
在生活中我见过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疑问,要么不耐烦,要么批评,非但不做任何解释,还呵斥孩子哪这么多问题,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不知道,哪那么多为什么,自己琢磨……等等打击孩子思考问题的话语,几次之后孩子就不会再问问题了,渐渐地,他不会再去思考,事情都浮在了表面上,完全不会深入去探究,大脑只是选择了被动地接收,而不会主动去思考,选择。孩子们将无数学习,探索,思考的机会白白扔掉了。
艳子与北北的相处方式让我很惊喜,更加感动。她会耐心地解答北北的每一个问题,直到北北满意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她不知不觉中就教会了北北很多知识。艳子抓住了生活中每个契机,润物细无声地引导着北北,教会他各种东西。以至于小小的北北已经懂得那么多,我特别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无所不知” 虽说是夸张了,但是北北是我身边见过的小朋友中语言表达能力最强的,与人沟通交流最顺畅的,思考最多的,问问题最多的,情商,智商都很高。
艳子是一个好妈妈,是一个懂得教育的好妈妈。在养育北北的过程中她认真,细心,用恰当的方式给予北北他所需要的爱。让北北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激发他最大的潜能。
艳子平时引导北北这样获取知识的。举个例子,艳子给北北吃黄瓜。“妈妈,这是什么?” “黄瓜呀”“黄瓜是什么?” “是蔬菜呀”“为什呢?”“就像北北吃的其它蔬菜一样,黄瓜也是一种蔬菜,很有营养”“为什么呢”“因为吃了黄瓜会对身体好”“为什呢”“因为吃了会长高高,变聪明,北北会很强壮”“黄瓜是哪里的?”“黄瓜是结在黄瓜藤上的,等它熟了,就摘下来可以吃了。”
在这个时候,艳子在网上搜出了黄瓜的图片,结在藤上的黄瓜的照片,让北北认识,让他知道黄瓜是长在什么上面的,黄瓜树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北北非常认真地看着,听着,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提溜提溜地转,他正在不停地思考呢,大脑处理着妈妈给他输入的新信息,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小小的他真的是无所不知,说出来的话真得让我很吃惊。诸如出门坐几路公交,去哪里,干什么,坐轮船去哪里,水上公交等,还有圣诞节,圣诞老人从烟囱里爬下来给小朋友送礼物,各种车的类型,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对应的求救电话是多少分得特别清,颜色也已经分清。还主动跟我聊天,问我姐姐去哪里了?叔叔干什么去了?阿姨为什么来广州?青岛是姥姥的家等等好多话都让我感到惊讶。
艳子对北北的教育让我感触很大,一个有文化底蕴,有素质内涵,而且善于学习的妈妈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影响不大,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都不差,而爸爸妈妈带给孩子的这些却是无价的。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这么幸运,能够从小受到妈妈这么好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此话甚是有理。
艳子一直引导着北北以正确的情绪对待他人,对待事物。她引导着北北分清自己的情绪,是害怕,生气,难过,急切,还是开心,当自己想干什么事情的时候,应该如何表达,而不是仅仅哭,大喊大叫。无论北北发泄什么情绪的时候她一直很注意的一点儿就是给足北北安全感,即使是任由北北哭,发泄自己的时候,她会说,没关系,北北心情不好,很难过,想哭一会儿,那就哭一会儿吧,妈妈就在陪在北北身边,等北北不想哭了,就过来抱抱妈妈,妈妈就在北北身边,陪着北北,有妈妈在,北北可以放心,安心,她会去拥抱北北,亲一亲北北,妈妈的这些举动可以给足一个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呵护。
关于育儿方面,我也接触了不少,也跟很多人探讨过这个问题,教孩子真是一个最难的问题,不容我们有闪失,不容我们不用心。现在的年轻妈妈们在家庭教育上越来越重视,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最好的成长环境。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学所得,以及我自身的成长过程,我总结了一些育儿经验。父母可能不懂很多育儿知识,理论,毕竟父母们不是育儿专家。但是只要父母能够做到几点,教出来的孩子就不会差。
第一,无条件地爱孩子,只关注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在赞赏,鼓励的环境中成长。
第二,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允许孩子犯错,每一次犯错都是成长蜕变的过程。
第三,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的位置,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第四,要求孩子做之前,父母自己先做到。
第五,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耐心解答,理论性的问题,给孩子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解答,尽可能地解释,如果自己也不知道,就可以跟孩子说,我们一起查一查,弄清楚吧。
对于孩子的问题尤其是那种没有统一答案,思维很开阔,见仁见智的哲学性的问题,用自己的观点,见解尽力为孩子解答,或者给出反问,“你觉得呢?你认为呢?”引导孩子思考,说出自己的观点,活跃,拓展孩子的思维。
第六,不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对孩子发火,责骂孩子,打孩子。打骂是最无能的表现。当下可能有效果,长远来看只有坏处。要么培养除了唯唯诺诺,谎话连篇,没有自我的孩子,要么就是叛逆的孩子。
第七,只要与孩子有关的事情,都要让孩子参与讨论,决定,给孩子选择权,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自己的注意,思想的人,敢于发表见解,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第八,从小给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第九,从小给孩子讲故事。(绘声绘色)
第十,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
第十一,表扬赞美孩子的时候,肯定他努力拼搏的过程,而不是表扬他的聪明。
第十二,引导孩子做运动。
第十三,让孩子参与做家务,从最简单的做起,例如收拾自己的玩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秩序感。让他明白,每个人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也有该履行的义务。
第十四,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心怀爱与希望。
第十五,当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产生无力感的时候,就是自己需要学习,提升的时候了,因为现有的储存已经满足不了教导孩子的所需了。
第十六,只要孩子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不要干涉,剥夺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孩子自己可以完成但因为耐心不足而哭闹寻求帮助的孩子,家长可以予以引导,鼓励孩子再尝试,帮助孩子完成。孩子自己完不成的父母可以参与,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但是一定要让孩子参与,经历。
第十七,爱,严格,信赖自己的孩子。
父母的爱与信赖是潜能激发的基础,感受到父母的爱与信赖的孩子更快乐,潜能才会自然流出;而没有“严格”的爱只能是溺爱。所以爱孩子要以正确的方式给予孩子正确的爱。
第十八,对于什么都不懂,对教育孩子无所适从的父母,只要做到先把自己做好,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符合道德标准,按照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去做一个好人,自己的孩子就不会差。
……
孩子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和我们有了缘分成为母子,母女,那么我们就有责任把他们培养好,做好他们的领路人。作为女人,既然做了妈妈,那么就做一个好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