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一、传统看法是,投资领域回报和风险成正比,作者并不认同,作者认为收益更多受什么因素影响?
作者认为,投资者的目标收益率,与风险并不是成正比的,更多地是由他们乐于且能够为其投资付出的智慧所决定的:图省事且注重安全性的消极投资者,理应得到最低的报酬,而那些精明且富有经验的投资者,由于他们付出了最大的智慧和技能,则理应得到最大的回报。
作者反对投机,应该采用稳健的价值投资方式,购买股价接近或不高于公司有形资产价值不超过三分之一的股票,而且股票要有合理的市盈率,足够强而有力的财务地位,以及今后几年内的利润至少不会下降。
即使是好公司的股票,股价几乎总是会高于其净资产价值(或账面价值),有一定的市场溢价,投资者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收益也不见得与风险成比例。股市的报价系统包含一个内在矛盾:公司过去的记录和未来前景越好,其股价与账面值之间联系越小,但是超出账面值的溢价越大,决定公司内在价值的基础就越不稳定。即存在一个悖论:公司做得越成功,其股价的波动可能会越大,其投机性越大——至少与不太引人注目的中等级别的证券相比是这样。与高价购买股票的人相比,以这种账面价值为基础而建立股票组合的投资者,可以以更加独立和超然的态度来看待股市的波动。只要所持股票的盈利能力令人满意,他就可以尽可能不去关注股市的变幻莫测,有时还可以利用这种变幻莫测来展现自己贱买贵卖的高超技巧。
二、为什么作者建议初学者做防御型投资,而不要把精力和金钱浪费在试图战胜市场上?
对于一个年轻的投资者来说,及早开始自己的投资教育和实践是很有利的。如果他以进取型投资者的方式进行操作,肯定会犯一些错误,并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失。年轻可以承受这些失败,并从中获益。但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和金钱浪费在试图战胜市场上,而应当采用防御型投资,对证券的价值加以研究,并以尽可能小额的资金,来对自己在价格和价值方面的判断进行尝试性的检验。
投资的全部意义并不在于所赚取的钱比一般人要多,而在于所赚取的钱足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衡量自己的投资是否成功的最好办法,不是看你是否胜过了市场,而是看你是否拥有一个有可能使自己达到目标的财务计划和行为规范。
作者不建议以下做法:努力将自己的策略建立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即等到出现明显的牛市价格水平时才去购买任何普通股。建议的策略考虑到证券组合中普通股与债券比例的调整,股票价格高时,降低股票占比、提高债券占比,反之则提高股票占比、降低债券占比。
三、投资者选择成长股,并不一定能带来收益,其背后的逻辑是?
所谓“成长股”,是指那些在过去每股利润增长显著超过所有股票的平均水平,并且预计未来仍将如此持续下去的股票。显然,成长股值得购买和拥有,只要其价格不是太高。但大多数情况下,相对当期利润而言,成长股的价格相应也很高;相对于过去某一时期的利润而言,其市盈率更高。而且,一家公司的快速增长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已经获得非常显著的扩张后,增长曲线会放缓,甚至转为下降。
在历史上,IBM是成长股中的龙头,但1961-1962年、1969-1970都下跌了一半左右。其他成长股更糟糕,德州仪器更是下跌了80%。所以,成长股的不确定性过高、风险过大,如果买入的价格不够低,或者卖出不及时,就不一定有收益。
四、为什么投资市场在短命的乐观和过度的悲观之间摆动?
在大多数时间里,市场对许多股票的估价都是很准确的,偶然情况下,价格的确会出现严重错误。作者用情绪变化无常的市场先生来描述这个现象,当股价上涨时,他会欣然支付比股票客观价值更高的价格;当股价下跌时,他会按低于股票实际价值的价格拼命出售股票,造成投资市场在短命的乐观和过度的悲观两个极端之间摆动。一般的共同基金经理和其他投资者由于行业规则的原因,不得不完全模仿市场先生的行为,更加助长了股价偏离的幅度。
巴菲特在点评中说,你要坚持自己的权利,进行独立的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信念来掌控自己的情感生活,而不是愚蠢地听信市场的话,不让市场先生成为你的主人,而是把他作为仆人。要做聪明的投资者,就不要像职业经理那样,成为市场先生的奴隶,相反,要控制好几个因素:
1.你的经纪成本——避免频繁的交易,耐心等待以及从事费用廉价的交易。
2.你的所有权成本——拒绝购买年费过于昂贵的基金。
3.你的预期——根据现实而不是幻想来预测你的回报。
4.你的风险——决定将自己的多少资产投入到股市中;进行分散化投资;对投资结构进行重新调整。
5.你自己的行为——不要根据市场先生而高价购买、低价出售。
五、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含义,即它们使得投资者有机会在价格大幅下降时做出理智的购买决策,同时有机会在价格大幅上升时做出理智的抛售决策。在除此之外的其他时间里,投资者最好忘记股市的存在,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股息回报和企业的经营结果。
在书中,作者用毕生的经验总结出最重要的一段话:一位真正的投资者很少会被迫出售自己的股份,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他都不关心股价。如果他关注股票并操作,那只是为了选个高价位来出售股票。如果看到股价不合理的下跌而盲目跟风或过度担忧的话,就会因为其他人的错误判断而遭受精神折磨,反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优势。
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最现实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待股市变化的态度。投机者的主要兴趣在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投资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按合适的价格购买并持有合适的证券。实际上,市场波动对投资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市场出现低价时投资者会理智地做出购买决策;出现高价时会停止购买而且还有可能做出抛售的决策。
拥有稳健股票组合的投资者将会面对股价的波动,要牢记这句座右铭:“不要在股价出现大幅上涨后立即购买股票,也不要在股价出现大幅下降后立即出售股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