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得到,我们更害怕失去。
以投资股票为例,目前你手里已经持有两只股票一段时间,这几天它们的涨幅和跌幅都相同,现在的你,打算怎么操作?
总得来说,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卖涨留跌」。
对于他们而言,因为股票上涨是收益,面对确定性的收益,一定要先拿到手。他们不能忍受上涨后带来的煎熬,生怕跌回来。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也被称为“确定效应”,但忽略了它继续上涨的可能性。
而下跌是损失,对于损失,多数人会选择不妨赌一把,所以不会去卖,因为一旦卖了,就成为确定性的损失,也称之为“反射效应”。
在“得到”这件事情上,人们总是「倾向确定性的得到」,就算是90%的可能性得到更多,人们也不愿意承担10%的风险。
在“失去”这件事情上,人们总是「厌恶确定性的损失」的,这时候人们眼中看到的却是10%的希望避免损失。
人人怕风险,但前景预期一改变时,人人又都是冒险家。
从这个例子延伸出一个让心理学家摘得诺贝尔经济学桂冠的理论——「前景理论」.
三大原则:
参照点原则:人们对得失的划分是相较于** 参照点 的评估。高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得到,低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损失。
敏感度原则:人们的感觉维度和财富变化评估中,更关注相对变化**。900美元和1000美元之间的主观差别,要小于100美元和200美元之间的差别。
损失厌恶原则:损失和获得带来的 **心理价值 **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因此人们往往会规避损失。
丹尼尔·卡尼曼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不确定情形下人类决策的研究,他证明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而在这本书《思考快与慢》中,他最核心的洞察是「两个系统」,从这两个底层操作系统延展出「两种自我」和「两类人」。另外还为我们揭示了众多大脑思考的局限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不理智行为。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系统开始,一步步掌握思考的秘诀。
1. 两个系统
对于人类的思考活动,存在两种模式,作者将其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是自动驾驶,在意识之下自动运行,并产生各种情绪和直觉,就像一套自动化处理系统。因此被称为——「快思考」。
快思考既包括直觉思维的不同形式,比如:”专家式,象棋大师在看到复杂棋局时大脑会迅速做出反应,刹那间想出的那几步棋一定是好棋”。也包括感觉和记忆等所有无意识的大脑果冻,这些活动会让你知道”桌上有盏台灯”,或者”想起俄罗斯首都的名字来。”
「系统2」是手动驾驶 ,在意识层面上运行,具有计划、逻辑和自控能力,就像一套控制化处理系统。因此被称为——「慢思考」。
正常情况下由快思考对日常的一些决策进行处理,只有遇到麻烦的时候,慢思考才出面解决。比如最基本的情况:乘法计算46X59,快思考搞不定,慢思考需要出马,尽管要消耗能量。
在这一点上,跟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提出的「“象”与“骑象人”」有点类似。
大象显然是一只动物,而骑象人具有理性。骑象人手握缰绳,可以指挥大象前进、停下或转弯。从骑象人的角度说,大象许多时候都是“自动”的:比如到了悬崖边,它会因为害怕而自动转弯,无须你控制。但这种“自动”并不是为骑象人而存在,它有着自己的主张。骑象人只有在不和大象的欲求发生冲突时,才能轻松指挥大象。如果大象真要做什么,很难拉得住它。
我们的大脑倾向于自我保护,会尽量避免有难度的思考。
2. 两个自我
你听一首歌,前面的绝大部分十分优美,但在结尾的一小段出现了难以忍受的噪音。那么,如果这时候问你这首歌如何,你多半会回答很糟糕,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我们在经历某件事的时候,实际经验与记忆之间是有偏差的,大脑会选择性记住一部分东西,但是我们经历的却比记住多得多。
自主运行的系统1的存在使得你的大脑会选择记住该段经历的最高潮部分或者最后部分。因此,如果高潮或者最后的部分是糟糕的,即使前面体验很好,最后你也会认为这段经历不理想,这其实就是作者所说的峰终定律与过程忽视。
而所谓的两个自我就是——记忆自我与经验自我。
用来判断评估过去某一阶段状态时候的自我称为「记忆自我」。
当人们体验当下快乐或痛苦的状态时的自我称为「经验自我」。
「记忆自我」是系统2的一部分。系统2评估生活中某些情节及生活本身的方法有着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我们记忆的特征。由系统1产生的过程忽视和峰终定律并不一定与系统2的评判标准相符合。我们相信过程是重要的,但记忆却告诉我们,过程并不一定重要。
人类的存在有一个核心的事实,即时间最终还是有限的资源,但人类的记忆自我却忽略了这个事实。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记忆自我」多半会误导人们进行决策。我们总认为记忆是自己切切实实经历过的,真实可靠,但其实却已经被系统2过滤一遍了。
比如:为什么有些事人们记得很清楚,而有的却被遗忘了?
人们是根据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容易程度来估测事情的重要程度的,而这往往也与媒体报道的广泛程度有关。
也就是说,当媒体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人们脑中存在的信息不谋而合时,专制政体会对独立媒体施压的现象也不是偶然事件。例如最近受媒体热捧的消息:北影侯亮平,地产“双王”背景阴谋论、“国球”敏感压制等等。
而一些关于性命攸关的新闻,比如“上周四川阿坝山山体塌陷,一百余人被埋。”往往是过隙之风,很少能引起更多公众的兴趣,然后湮没。常被提到的话题就在脑中变得鲜活,而其他的则会慢慢被遗忘。
记忆取决于巅峰和结局,但体验却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且发生即为现实。
「经验自我」才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关键,在高峰状态下的经验自我会产生「心流」——即全身心投入到一件当下进行的事情中,体验到一种”忘乎时间&无我“的状态。比如跑步、艺术创作时,常常会为我们带来更高水平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如果你上次把整个假期都花在搭建****「记忆自我」****上了,那么下次旅游时,也许你应该放下相机,好好体验下「经验自我」了。
3. 两类人
当你本打算去看一场期待已久的演唱会,票价为800元。出发之前,发现价值800元的演唱会门票丢了,但现场还可以再花800元买黄牛票入场。你还会去看演唱会吗?
多数人的答案是——不去。在人们的大脑中,现金和演唱会门票被归入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中。丢失了现金并不会影响演唱会账户的预算和支出,但丢了门票,就意味着花了双倍的钱去看一场演唱会,人们就觉着不划算了。大体上看,这也是比较理性的决策。
在说到“理性”这个词时,人们往往会想到审慎、深思熟虑且缺少热情的人物形象,但在日常用语中,一个理性的人肯定是通情达理的。但对于经济学家和决策理论家来说,“理性”这个形容词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经济学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假设,即「经济人」,他****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理性的,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活在「理论世界的虚拟经济人」,理性的经济人只会对当前投资的未来结果感兴趣,不会受启发式、眼见即为事实、窄框架、内部意见或偏好逆转的影响,跳出心理账户陷阱,倾向于利益最大化。
但活在「现实世界的人类」——「社会人」却无法避免这些影响。
由于系统1的存在,「社会人」的世界观受制于眼见即为事实原则和记忆自我的影响,因此他们的思考不能像经济人那样有一致性和逻辑性。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修正了这一假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除了物质经济利益之外,「社会人」还追求安全、自尊、情感、社会地位等等的需要;人所做出的选择,必须建立在他个人的社会经验、不断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
因此,人的行为是直接依赖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以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上去理解人,去解释人的经济行为。
理解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关系之后,我们更容易做出幸福的决策。
4. 如何使用两个系统?
现在,你对这两个系统的个性已经相当熟悉了,也能够预测他们在不同情境下可能的回应方式。下面是系统1与系统2的使用指南:
系统1:觉察“注意力”,避免“感知错觉”
“90%的司机都相信自己的车技要高于平均水平”
在人们进行决策时,系统1的运行方式是不能教给别人的。更重要的是觉察到自己的「注意力」在什么点?
根据对得失的划分标准:
参照点、敏感度、以及心理价值。
我们的系统1在处理信息时,系统2会进行判断和选择,但它会认可系统1形成的观点和感觉,或将这些观点和感觉「合理化」。当信息不可信时,系统1也不会生成警告信号。人们会快速且自信地进行直觉性回答,不管这些回答是否源于技能或启发式,都有可能会产生「感知错觉」。比如:锚定效应、回归平均值的预测、过度自信以及许多其他错觉。
系统2:.提高“自控力”,避免“认知错觉”
我们都希望在自己将要犯错前能有个”铃声“提醒自己,但这是不可能的,认知错觉比感知错觉更难以识别。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他的同事们所做的一系列令人惊讶的实验最终表明,所有自主努力的不同形式,认知上的、情感上的或者身体上的,至少都能对集思广益有所帮助。
也就是说,在系统2中运作认知活动中,可以通过提高「自控力」来增强系统2对系统1 这个回路的调节,尽可能地让自己避免「认知错觉」。
我们每天都在两个系统间切换,虽然发挥自我控制力既损耗又很枯燥。与认知负担不同,自我损耗甚至会令人丧失一部分动力和一部分意志的损耗。
但只要你真的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