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快与慢读书心理
我们脑海中的两个角色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一)

我们脑海中的两个角色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一)

作者: 绿窗幽梦 | 来源:发表于2016-06-13 23:52 被阅读235次

           《思考,快与慢》是厚厚的一本书,看了一个多星期了,还只看了一半。可圈可点的内容太多,书中讲了思考判断的过程和会带来的误区和偏见。读书笔记慢慢写来。

         书中一开始提出了“系统1”和“系统2”这两种思考的方式,对应着书名,“系统1”的思考就是“快思考”、“系统2”的思考是“慢思考”。对于一些比较轻松的书,我想我们会都是在“系统1”的情形下,用比较快的方式阅读。而面对这本书,我的“系统1”无法运作了,需要调动“系统2”细细来读,因此阅读速度也加倍地慢了。

           作者在序言里面将本书定位为“饮水机旁的交谈”,目的是“给读者提供更丰富精确的语言来讨论他人乃至自己在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提升发现和理解这些失误的能力。”作者虽然定位为闲谈,实际上因为书里运用的是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来剖析大脑的工作机制和人的思维方式,所以也有一定的专业性。

    一、全书的构成和逻辑

            本书一共有五个部分,38章。第一部分讲述了人在系统1和系统2 的交互运作下是如何做出思考和判断的;第二部分讲述了启发法的思维方式,以及所带来的偏见;第三部分讲述了我们对自己所做出的判断其实有着过度的自信;第四部分讲述了决策制定方式和考虑的因素;第五部分讲述了人在两个自我——“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下如何追求幸福。

           每一部分都有着众多的章节,章节中引用了作者或者其他学者实际操作过的经典试验和命题,通过不同的组间试验、组内试验的对比,揭示了人在思考中容易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形成偏见。从抽离出要素的试验,推及到普通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情景,揭示开我们在普通的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成见和谬误。

    二、第一部分:快思考、慢思考——系统1、系统2

    1、系统1、系统2的区别

           书的开篇出示了一幅女性脸孔的图片和一道数学题“17*24”。看到前者的图片,我们毫不费力地就能判定这个女性正在生气,还可能会推测到她接下来的行为和话语;看到后者,我们则需要慢下来回忆乘法的知识,进行运算。形象地来说,前者就是“快思考”,是我们的系统1在起作用;后者是“慢思考”,是系统2在起作用。

           “系统1的运行时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 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在生活中,有无数的例子可以验证我们自主运行的系统1。系统1既包含了我们许多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类似于动物的本能),也包含了一些技能(掌握后存储在记忆中,毫不费力地提取)。共同的特点就是,这都是完全无意识间做到的。

           系统2的运作方式也是多样化的,但是其共通的特征就是,运作期间都需要集中注意力。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常常会在太过于关注某件事情的时候,屏蔽掉其他事情。

    2、两个系统的运行模式——“各有千秋,各司其职”

           系统1和系统2虽然有区别,但是却并不会形成抵触的态势,也不是截然分开的。

           “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化为自主行为。通常情况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者毫无保留地接受系统1的建议。”

           “当系统1的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请求系统2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当前问题。”

           “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是非常高效的:代价最小,效果最好。”

           如果用主角和配角来形容这两个系统,系统2只是配角,因为系统2非常懒惰,除了必须的努力,不愿意多付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运用的是系统1,并且,在运用系统2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受着系统1的引导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常常会做出许多自以为理性、却充满了成见的决定。

    3、懒惰的系统2

           系统2很懒惰,也有自己的速度,当我们需要运作系统2的时候,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思维,是需要自我控制能力的。但是也存在“一种将大脑注意力毫不费力地集中起来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使人忘却时间的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问题”,这种状态叫做“心流”。有的人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能够体会到这种状态。

           在努力去做出自我控制的情况下,人也会出现一种“自我损耗”的状态。有心理学家发现,这种自我损耗的状态出现,会引起人的血糖下降。似乎我们真的存在一个“大脑能量”,在损耗的过程中会下降。“又累又饿的保释官容易否定保释申请”这一实验,也指明了饥饿和疲劳会影响人的决定。

    4、系统1带来的错觉

           我们常常在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大脑里激发出许多其他想法、想法迅速扩散开来,这些想法甚至会迅速引起情感、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形成“认知、情感和生理反应的自我强化模式”。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无实体的词汇、概念,或者实体的物品、人物,都能启动我们的联想,并且迅速地影响到我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系统1的运行,是在认知放松的状态下运行的。系统2会依赖这种放松感来做出判断。比如我们进行某次考试,选择一些答案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我们看起来眼熟的,这种熟悉感就是系统1在潜移默化中带来的。而这样的做法,很多时候是正确的。

           所以,一些事物如果也能够带来我们的认知放松、让我们有熟悉感的话,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这是真的,这样就会产生错觉。

            试验显示,字迹更清晰比不清晰的更能带来认知的放松,所以在受试者心中字迹清晰的更为可信。信息要更为可信,要保持信息的简洁、易于记忆,选择一些容易上口的名字等等……想想现在常常流行于网络的貌似可信的所谓的“名人名言”,都是遵循了以上的原则,让人感到认知放松,然后就信以为真。

          试举例,比较:孔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孔子曰:“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明显,前者更为可信。但实际上,前者是孟子所言。

           增强信息的曝光度,在人意识到这信息是安全无害的,也能够让人对信息所承载的内容更为喜爱。所以这也是广告存在的原因。

    5、系统1的缺陷

           (1)光环效应:第一印象遮蔽了其他特点。

            (2)眼见即为事实:

    过于自信,只考虑自己看到的片面的证据和事实;

    框架效应,被同一事实的不同表达方式激发不同的情感。“术后生存率90%”和“术后死亡率10%”;

    比率忽略:只考虑看到的特征而推演出可能性,不考虑从统计学和比率上来看有多不可能。

    6、如何做出判断?

           系统1拥有发散性思维和强度匹配能力,可以将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做出判断。“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些线路,这些线路可以从脸型来推断一个人统领大局的能力,即他看上去有些领导气质。”

           这种我们说不清楚为什么能回答上某类问题的原因,是我们进行了“替代”:用启发式问题来代替目标问题。比如回答目标问题“你愿意为拯救濒危物种捐多少钱?”会不自觉地变成回答启发式问题“想到垂死的海豚时,我的情绪波动有多大?”

           立体启发法:将眼前的事实作为回答问题的衡量依据,即使毫无关联。

            情感启发式: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会倾向于更相信它的优点。

    小结:

            当然,系统2是可以抵制系统1的建议,可以将事情放缓,进行分析和判断。但是很多时候,系统2充当的是系统1的赞许者。系统1 是积极发生作用的,往往已经为系统2提供了解决方案。

            意识到了两个系统的区别,意识到我们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放任了系统2的懒惰,我们就应该对自己的直觉保持怀疑态度,不满足于貌似正确的答案,放慢速度、集中注意力,去分析问题、寻找答案。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脑海中的两个角色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zy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