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一直认为,台风的名字是在台风来临之时,气象专家们自己命名的,可他们又是根据什么来给台风起的名字呢,好奇心促使,搜集了一些资料,才知道之前的认为是不对的。
原来台风的名字共有140个,是由14个亚太地区国家提供的,这些名字是循环使用的。以下资料来自网络。
![](https://img.haomeiwen.com/i8679037/dcc2190352a35db0.jpg)
在遥远的中国古代,台风的名字更暗黑,明朝之前多称飓风,明代则称为“飚风”,菲律宾叫“碧瑶风”,墨西哥人则直接叫“鞭打”。但具体到个别台风,名字的花样就多了。
山竹这个温吞的名字,引发了吃货网友们联动热议,比起前些年的“海燕”,少了乡土气息,但其实台风起名也是按着国际公约来的“大事儿”,有人专门成立组织,几十年如一日追踪他们肆虐的动态。
这帮低气压大胖子气团们,早期就是些呆呆的数字编号,但这样编号太乱,科学家们感到头大。后来,一些天气播报员为了不让听众无聊到昏厥,开始用他们讨厌的政治人物给台风命名,让人听了直乐。
例如在1949年,大西洋一次飓风袭击了佛罗里达州,时任美国总统的哈里斯·杜鲁门正在当地视察,大家说:“都怪总统这个祸害他招来了飓风!”于是这次飓风就被命名为“哈里”。没过多久,佛罗里达又遭受飓风袭击,而且比上次更猛烈。大家想:比总统还要飚的人是......于是这场飓风被命名为“贝斯”。而“贝斯”是总统夫人的名字。
再然后为了避免名称混乱,世界气象组织下属台风委员会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热带气旋采用新的统一命名法,世界气象组织颁布的命名表包含140个名称,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在亚太区域的14个成员国或成员地区提供,用以轮流命名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
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重复循环使用。且建议从动物、植物、星象、地名甚至珠宝的名字里提名。
看似轻松的任务其实不然,每个国家提交的名字,需要音节好记,还不能冒犯到别国的文化.......最后经过辛苦的筛选,诞生了140个御用台风名。简而言之,名字一次性取好,依次替下去,轮完了再从头开始。
目前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十分讨厌描述它们的灾害性,而是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似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
每个国家提交的台风名字也会有不同的偏好,比如中国大陆偏爱神话:电母、海神、玉兔;而中国香港偏向生活化:玲玲、姗姗、狮子山;而日本酷爱星座:摩羯、天秤、天兔。这次登录的“山竹”名称则来自泰国。
台风的名字不是永久的,如果某个台风确实犯下“滔天大罪”,有关成员可以提出换名申请,这个名字会就此“退役”。比如15年造成了巨大灾害损失的“龙王”就被台风委员会从命名表中删除,这是中国大陆提供的台风名称中最先“退役”的。
怎么样,看完明白了台风名字的来历了吧,那就记得点个赞再走,不然要被台风吹跑啦。
网友评论
一场台风一场灾,
山竹掠过大树斜。
中秋未到凉先至,
落叶黄花遍地开。
客居东莞思故土,
母亲翅盼父鬓衰。
人如凋花如落木,
不待风停旭日来。
半生漂零不得志,
唯有浊酒可释怀。
一壶一盏邀风饮,
读尽人生悲喜哀。
晨牧作于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