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北京高招结果下来后,令许多考生感到了北京市高考录取的愈发艰难,无论北京还是外地的211/985优质院校都进一步减少了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录取难度早已不同于几年前的光景。而就在这样的逆境之中,一所甚至并不为太多北京人所知的学校民大附中(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皆简称民大附中),却取得了夺人眼球的成绩。该校在今年的高考中夺下了北京教育重镇海淀区的文科状元,600分以上人数排名海淀区第一名,650分以上人数排名海淀区第二名,清华北大录取50人左右,211院校录取300人左右,而该校今年高三的总人数为620人。
按理说,一所中学考得好应该会被家长们关注,争相让孩子报考这所高中,然而在北京的家长圈中,民大附中这半个月以来俨然成为了众矢之的,家长们还正式地走信访渠道向教育部和国家民委递交了请愿书。等等,一所高中和国家民委有什么关系?没错,这就是家长们所指控民大附中的最严重的一个“问题”,为外地少数民族考生高考移民,挤占北京高招名额。
今年让很多人心碎的一个高招季,民大附中算是被学生和家长们抓住了,平白无故多出了600多人竞争,还“抢走”50个清华北大名额,这的确算得上是个严重的问题了,然而近几年越发艰难的录取真的全怪民大附中吗?如果不是,到底北京高招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呢?
要解开这些疑问,今天小编就是要把整件事情掰开了揉碎了来理清楚,首先让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
1. 民大附中到底是怎样一所学校?
民大附中到现在也算是一所百年老校了,1913年创办,当时的名字蒙藏学校一直延续到50年代,初期只招收蒙族和藏族两个民族的学生,原址在西单石虎胡同,90年搬到了现在位于海淀的校区。
以上是简要的历史,民大附中的招生一直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学校的校友回忆录记录显示,民大附中从建立起就一直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建国前以蒙藏两族学生为主,而建国后归属中央民族大学便开始招收各族学生,70、80年代也有外地考生在当地参加民大附中的考试来到北京就读。
教育部文件而让事态开始变化是03年教育部的一纸文件。这之前民大附中对于少数民族学生都是采取类似现在内地新疆班的办法,设置民族班,高考时回到原籍省或自治区进行高考。然而在2001年,各省市开始大规模进行高考自主命题,2002年北京高考开始自主命题,各个省市课程设置也开始产生较大不同。因此,当时的教育部认为再让民大附中学生回到原籍参加高考十分困难,所以开始让民大附中的外地学生拥有北京学籍,在北京参加高考。
2. 那么民大附中近几年的招生人数和来源又是怎么样的呢?
民大附中在教育部政策下来的前几年招生一直采用从各省市自治区中学直接推荐的招生方式,且招生人数均在140人左右。然而08年后,民大附中逐渐放开政策,开始在各省举行考试掐尖进行自主招生,人数也大幅增长,今年高考的2015届人数已达625人,是当年教育部政策第一次下发时的五倍有余,而根据民大附官网的数据,去年民大附中招收了760名新生(包括100名北京学生)。招生范围也从最初的边疆、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变为了如今的甚至包括许多发达省份在内的24个省的所有少数民族学生。
年份均为参加高考年份民大附中目前实行的自主招生政策对名额的分配,至少看起来还是挺科学的,各省各市按照计划招收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进行了名额分配。其中重庆、海南、吉林、云南、西藏等九个省份使用当地中考成绩进行招生,其余省份考生需报名民大附中的自主招生考试。民大附中在招生文件中明确该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是选拔性考试,难度将在各地中考之上。有趣的一点是,民大附中也会招收外地的汉族学生,但必须是云青川甘四省交界处国家认定的藏区或是内蒙古、云南、广西三省区的边境县的汉族学生。
那么民大附中在当地招收的又是怎样水平的考生才能够取得如此傲人的高考成绩呢?小编对比了两条数据,民大附中在重庆招生的当地中考分数线为690.5分,而重庆当年分数线最高的巴蜀中学录取分数线为688分。可见民大附中所招收的基本都是当地最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
3. 民大附中的生活是怎样的?也像衡水中学那样纯粹应试教育吗?
在网上许多北京家长批评民大附中的帖子当中都有关于民大附中纯粹应试教育,每天从六点半上课到11点等等内容,让人感觉民大附中似乎是伫立在京城的一所衡水中学。然而事实上,民大附中并没有那样可怕,那样“纯粹应试”。小编在民大附中贴吧中内观察了一个星期,在录取确认后,民大附中的贴吧中各个社团的招新帖是最受欢迎的帖子,仅小编在贴吧内所见的社团就有十个以上。
各个社团招新而根据13、14、15三年的学长学姐介绍帖来看,民大附中的课外活动和社团还是很丰富的。他们有选修课,有社团活动时间,甚至每隔一周还会有一次“大课堂”活动带学生们参观北京市内景点或是博物馆来拓展视野,学生们对于社团活动的参与在小编看来也是可以说得上认真而踊跃的,都是付出了实际的心血,这样一所学校,被冠上纯粹的应试教育的名号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
然而这也绝不意味着民大附中的生活是轻松的。民大附中要求六点半进教室,周一周三周五的下午放学时间是五点半,周二周四的下午放学时间是四点半,这意味着民大附中上学时间比北京市大多高中早了一个小时,放学时间则晚了一个小时。而对于大多数民大附中的学生而言,他们由于来自外地所以必须寄宿在学校内,也就意味着从七点半到十点半他们需要上三个小时的晚自习,到高三晚自习又会延长到十一点半。但是民大附中的学生均表示晚自习在民大附也真的只是自习,其实只是合理地为寄宿生提供了完成作业和复习的时间。除此之外,民大附中的任何年级在周六也都会上课,但放学时间更早,为三点半。对于寄宿生而言,他们能够踏出校园的时间只有周六下午放学到周日晚自习之间。
————————————————————————————————————
分析介绍到这里,大家基本对于民大附中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真实具体的了解,接下来的下半部分我们将继续解决关于北京高招情况的问题。
————————————————————————————————————
北京家长的抗议口号小编这次做这篇文章,目的不是帮助任何一方宣传,而是想作为一个与此无利益相关的关注者,在不带预设立场的情况下,用一个平静的情绪帮大家把事情理清楚,了解事实,再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来看待分析这个问题。因此,在我们解决问题之前,也首先确定一下问题是否存在吧。
1.优质院校针对北京的招生近几年变难了吗?
受到舆论和政策等等方面的影响,全国985院校从2010年起每年不断减少在京招生人数,且幅度非常大。汇总全国985院校的在京招生信息后,小编发现2010-2015年这五年间,985院校在北京招生人数总共减少了647人,降幅达到25%。
在这样的数据下,如果比较著名的“清北复交”四大名校在北京和上海的招生人数会发现格外惊人,四大名校2015年在上海招生总人数约为2500人,在北京招生总人数约为500人。不仅仅与上海相比北京考生想进入优质院校更难了,小编意外地发现在常人眼里所认为的北京考生上优质院校比外省容易数倍也并不那么属实。媒体非常乐于使用的一个数据就是北京的一本率,经常会出现北京的一本率再次位列各省之首这样的话。但事实上,小编认为这样一个比较本就忽略了各省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事实,将北京的一本率与各省省会城市或是大城市进行比较后的结果又格外惊人。
以2014年时北京位居“全国第一”的一本率为例。当年北京市的文理科综合一本率为24.81%,而内蒙古自治区省会呼和浩特市当年的文理科综合一本率为25.9%,江苏省海宁市文理科综合一本率30%,陕西省会西安的文理科综合一本上线率为26%,而其一本录取率应不低于23%。即使是当年全省一本率排到27名的广东省,深圳市的文理一本上线率也达到了18.7%,今年深圳市的理科一本率更是达到了28%。
总结数据到这里,小编认为可以给出这个问题的结论了,近几年优质院校对于北京的招生的的确确不断变难了,不仅如此,尽管拥有全国最好的院校优势,北京的录取难度同相同量级城市相比也并不明显,甚至明显低于天津上海。
2. 今年北京的高招难度变化比较明显吗?
北京学生家长针对民大附中的抗议在今年大规模开始,很大程度上由于许多北京家长和考生对于今年的北京高招录取情况感到不满意以及未来考生家长对此的担忧。小编也听到了许多来自北京考生的抱怨,“我3000名的全市排名去了去年8000名去的学校!” “这要是去年,我肯定能去北航了。” “差太远了,去年我怎么也不会落到这儿啊。”
然而今年北京的录取情况真的比去年难那么明显吗?以985院校为例,2015年全国985院校在北京招生总人数为2464人,2014年为2629人,减少了165人。而2014年比2013年则减少了245人,2013年比2012年更是减少了343人。因此,今年985院校在北京的招生计划甚至可以说是减少的最为平缓的一年了。
2015 北京志愿样表那么为什么北京考生和家长感到今年的录取难度增大,让人失望呢?其实原因还是很明显的。往年北京高考都是在考前填报志愿,在14年之前甚至没有平行志愿,那个时候对于北京考生而言志愿能否报好有时候甚至比分数对录取的决定性还要大,落档考生每年都很多,志愿满足率也不高,学校录取的最低分和最高分会差很多。而今年北京高考采取了大幅度的改革,不仅仅高考后知分报志愿,更是六个院校大平行,考生落档率大大减少,80%的考生被前四个志愿录取,这种情况下考生报志愿的准确性提高,每所学校对各自生源也很满意,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距很小。
因此在今年,报志愿对于北京考生不再心惊肉跳,影响程度也减少到几乎没有,纯粹靠分数比拼,落档情况大幅减少,不再有很多高分考生报不好志愿而去到不符合分数的学校,习惯了往年录取的北京考生反而对今年这种更加理性的录取方式感到不适应,用去年的标准衡量而不能接受。
3.那说到底,这几年北京高考录取变难跟民大附中关系有多大?
其实从数据大家也能够看出来,这几年北京的高考录取明显变难的最大原因还是全国院校受舆论和政策影响均大幅度减少了在京招生名额。
民大附中在近几年的生源质量又不断变强,今年民大附中理科650分以上的人数为186人,占全市650分以上理科考生的5%;文科650分以上的人数为64人,足足占到了全市650以上文科考生的13%。而民大附中录取清华北大的人数如果按官方给出的50人左右来计算,清华北大录取的北京考生中将有15%来自民大附中。这样的数据对于一个只有620人参加高考的学校而言实在是太华丽了,然而对于北京考生而言这也的确令他们的高招录取雪上加霜。在本就竞争激烈、人数较少的高分考生段突然塞入620个新的竞争对手,北京考生进入优质院校的机会一定会受到进一步的冲击。
因此,民大附中对北京高招录取变难并不是主因,然而这种影响也是不可忽视,对北京高分考生的冲击尤为明显,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一些人的人生。
4.对民大附中的看法?
梳理到这里,小编认为大家都应该对民大附中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比较全面而详细的理解。对于我国的高招制度,作为留学生的小编本就是完完全全无法认可的,而且涉及层面太多,因此小编今天不想讨论关于什么北京和河南高招难度是否应该相同的问题,只想在这个目前已有的框架内,就事论事,表明经过分析后小编个人对应于民大附中的看法。
首先,民大附中到如今已经背离了其最初的宗旨——扶持边远、贫穷地区少数民族学生。
目前民大附中每年考试选拔上来的学生越来越多,真正像曾经一样来自边远贫穷地区的少数民族却越来越少,民大附中自己的学生表示民大附中地区有边疆的少数民族学生,但是真的太少了,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二三线城市的早已习惯城市生活的少数民族学生,真正边远贫穷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甚至可能不知道这样一所学校的存在,如今民大附中的存在对他们并没有起到帮助。
随着民大附中办学目的的改变,民大附中官网的宣传也完全倒向了成绩,大肆宣传民大附中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用成绩吸引学生报考民大附中,用成绩展示自己的价值。更加可怕的是民大附利用教育部的特殊政策背后所产生的腐败问题。民大附中自己的学生多次表示学校在招收分数不够的考生时会收取数万元的择校费,在高二从外省“空降”学生来就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样的民大附中我想一定让当年签下03年文件的领导们寒心。
民大附中把招生范围扩大到了以地方二三线城市为主的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却又极少量地招收真正边远、贫穷的少数民族学生,这看似是扶持少数民族,却创造了新的教育不公平。为什么单单是这600多人能够享受到北京的教育资源,为什么边远贫穷的少数民族学生反而越来越难得到享受这样教育资源的机会?
其次,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是整个国家的责任,让北京一个城市来承担的确是不合理的。
无论怎么抱怨北京在高考时所享受的“特权”,把这620名高分考生纳入自己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考试也会令本地人不满的,而这样的事情在全国又只发生在自己的这一座城市,如此一想,北京家长的不满情绪真的是情理之中。
小编认为,民大附中如果能够真的秉持其最初为边远贫穷少数民族学生创造机会、适应社会的理念,它才真的能够被认可为是一所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的做好事的好学校。想要实现这个理念而又不损害当地人的利益,参照“内疆班”的办学方法,可能才是最适合民大附中的。即选拔真正的边远、贫穷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北京就读三年,回到原省区进行高考,由于国家对于这些地区的政策扶持,这些省区的高考录取难度本身就相对容易,也能够真正地帮助到国家最初希望帮助到的那部分群体。
最后,民大附中学生在网上的一些言行真的让小编疑问,这样的“优待政策”真的是让他们变得更好了吗?是让他们感恩还是扭曲?是让他们成为善良、有理想、有能力的少数民族人才了吗?答案大家自己去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