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桥》教学反思

《桥》教学反思

作者: 利666 | 来源:发表于2023-08-26 20:12 被阅读0次

《桥》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的第一课。小说讲了村里发洪水,村里的老支书为了疏通大家伙儿顺利逃难而发生的故事。文章赞扬了老支书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等的高尚品质!

这是我讲的一次公开课。假期在家反复看课本,教参,梳理思路,怎样讲才能让学生轻松接受关于小说文章这种文体的特点及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众所周知,备课不仅要备课文,还要备学生,对于第一次接受小说文体的学生来说,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期中情节是个难点,怎样讲才易于理解是个问题!经过几天的反复梳理思路,终于有点眉目了。然后写逐字稿,根据逐字稿制作PPT,然后再修改,终于弄好了,接下来就是熟悉顺序了!一切准备就绪,到讲课这天获得大家好评,算是比较成功。可是课堂缺陷只有自己知道,课堂开始节奏太慢了,导致后面内容很赶。还有关于课堂提问有不当之处,比如在分析人物形象性格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如当老支书把小伙子拉倒人群后面时,小伙子很不满意,当时我提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小伙子,你心里会想些什么?马上有学生回答“我不想死”,嗯我只是重复该生的话并没有进行引导,又进一步说还有其他答案么?没人回答,我补充了一个“你是亲爹么?”但是这两个问题提出来并没有后续,也就是说只是为提问而提问,没有为课堂,为文本服务。后来我反思,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完成课堂哪方面的教学呢?经过深入思考,发现提这个问题是为了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的,但是这里并没有引出人物形象的分析,那应该怎么引导呢?如果当时学生说我不想死,师顺势引导说:"对啊,在生死面前,求生是人的本能,可是老支书却能克服本能不但自己在最后面,还让儿子(小伙子)也排在后面,那从这里可以看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这时候学生就会很容易的说出,大公无私啊,舍己为人啊,以身作则啊等等,这样一来对于人物形象分析就水到渠成了!再比如如果学生说,你是亲爹么?是不是傻?这样的答案又该怎么去引导呢?师要说:老汉是亲爹么,他啥呢?不傻!那为啥这样做?他是党员,要以身作则,要忠于职守,他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品质让他这样做,所以不傻!看,这样也可以引出人物性格特点!接着再深入引导,这些品质,作者有直接告诉我们么,肯定没有,那你们是通过身份发现的呢?经过思考很容易发现这是语言描写,那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这样又可以顺势引导写作知识的,一举两得!

当时为啥没有这样做,觉得一是备课不充分,二是教育机智不够好,说白了还是经验少,要想在课堂上教育反应快,只有多备课,多反思,要学着像名师那样用一辈子来备课!

相关文章

  • 教学反思《桥》

    这篇小小说的情节有起伏,尤其是结尾出人意料。说一说课文中有哪些让你感到意外的?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内容。在...

  • 《桥》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两条线来展开。第一课时,我以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好地抓住了“像...

  • 《桥》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小说这种文体,通过读小说,认识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和人物。 本课《桥》...

  • 《桥》教学反思

    《桥》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天黎明,一个村庄突遭洪水侵袭,100多人无路可逃,都疯了似的向一座木桥拥去,情况十分危急...

  • 《桥》教学反思

    今天,带着孩子们学习了小说《桥》,《桥》篇幅极短,不足七百字的一篇小小说却把一位老党员老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

  • 《桥》教学反思

    《桥》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本课主要讲述了山洪暴发,老支书组织乡亲们撤离,他让群众先走,党员在后,他...

  • 《桥》教学反思

    《桥》这篇课文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属于小说题材。六年级学生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小说这种题材,比较陌生,尤其是第...

  • 《桥》教学反思

    《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

  • 认识自己——《桥》教学反思

    我知道上一次的《夏日绝句》给大家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所以这一次公开课,我不再选择上古诗古文,而是选择上一堂现代文教...

  • 由桥引起的深思

    -----《桥》教学反思(二) 伊川县直第三小学 王伦芝 自从讲了《桥》这节课后,我一直在为“如何让学生品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桥》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ji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