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理论
㈠
这个周末在读《活在当下》这本书,导读部分张德芬有这样一段落话:"人类受苦的根源来之我们的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有一个ABC理论,A是引发你情绪的事件;B是你的信念或你对事情的诠释;C就是结果,即你的负面情绪"。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当发生了某一件事(A),通过我们的思维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B),最后影响了我们的情绪是高兴还是不高兴(C)。
㈡
通常在我们不高兴的时候,会去找让我们不高兴的事的碴(和这件事有关的人、事、物),尤其是造成这件事的人。所以我们疲于奔命,一直在处理、阻止、缓和、沟通、协调这件事。可我们不知道,思维是我们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引发我们情绪不同的不是因为事件,而是思维。与其去改变外在的人事物,不如改变我们自己的内心来得省时省力,你会发现如果转变了内心的状态之后,环境也会随着改变,这就是“境由心生”。
㈢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雨伞的,二女儿嫁给了卖草帽的。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这么大的太阳,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了。”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儿:“这么大的雨,我二丫头的草帽咋卖得出去噢。”所以无论晴天还是阴天,老太太总是一脸愁云。后来,有一个智者听了老太太的担忧,劝慰道:“老人家你应该高兴才是。你想,雨天你家大女儿的伞就好卖了,晴天你二女儿的草帽生意就好得很。”老太太一想,是啊,从此再也不伤心了。看问题换一个角度一切都变了。
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ABC理论的关键点是B,改变思维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遇事总是这样,喜欢钻牛角尖,把自己绕到死胡同里。但其实换种心境,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控制环境,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心态的“态”字,拆解开来,就是心大一点。凡事看开了,目光所及之处,也必是满目欣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