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每天写1000字简友广场
见感思行42——《中庸》索隐行怪的事,你做过吗?

见感思行42——《中庸》索隐行怪的事,你做过吗?

作者: 结雨堂李宏宇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05:28 被阅读65次

今天读《中庸》第十一章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百度百科中的白话译文是这样的。

孔子说:“追求生僻的道理,行为荒诞不经,后代对此会有所称述,但我不这样去做。君子依循中庸之道行事,半途而废,而我是不会停止的。君子依靠中庸之道行事,虽然在世上声迹少闻,不为人知,但不后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素隐行怪的“素”字在《汉书》中作“索”字。“索隐行怪”我们就好理解了。一味的探索隐暗之事,而行为怪异,我们学习古人,研究学问却成了老学究,迂腐不堪。相信孔子也是不想看到这样的。

所以说,当我们看到“索隐行怪”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做人。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古为今用。

我们学习《中庸》之道也知道了中庸的种种好处,我们向着中庸的方向前行,就不要半途而废,做事情讲究有始有终。

君子隐居而求其志,即使是不被世人知道,也不会懊悔。在古代可以找一个山林里隐居起来,自给自足。可是我们处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如此发达,要想像古人一样隐居起来实属不易。既然这样,我们在世间修行,要知道做事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助人为恶。守死善道~。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我们常常理解的隐居,就是在哪个风景优美,行人较少的地方定居,不问社会的各种实事。一心只研究自己做追求的。古代有很多的名人,做官,做着做着不做了,隐居起来,自己玩去了。小隐隐于野。

有些人则不一样。同样是做官,却把自己高高挂起。能够让人无视他的存在。你们争斗吧,勾心斗角吧!我只在这里坐看云起时。看着你们斗的死去活来。我对你们的态度永远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哦。这便是中庸的最高境界了。怎样在漩涡的中心,却不被漩涡所伤及。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庸》之道并不是隐世之道,而是行于堂前知道。只有这样了,才有练习,锻炼的机会。

中庸讲不偏不倚。就是让我们用时事来印证我们的智慧。做事不能不思考,遇事也不能用思想。看戏文也得懂得戏文才能看得懂。要随时的查看自己。看看自己做合不合乎情理。我们画圆要用圆规。同样我们做人做事也要有原则,不能感情用事。要请必达理。同时也不要纠结。我们尽力去做了,无论结果怎样,顺其自然就好!

做事情要从大局出发,小恩小惠的不能遍及反而会让人心生嗔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感思行42——《中庸》索隐行怪的事,你做过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up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