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浩是一个我从教20年来第一次遇见如此“顽固”的学生,课堂上基本不听,无论什么作业都不写,我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方法:立保证、罚值日、叫家长……结果他还是一如既往的那样,作业还是一个字也不写。我虽然不想放弃他,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校门口碰到了他打工回来的爸爸,我本想通过他的配合,我们一起努力让他的孩子有所转变,令我难以置信的是他对我说:“我们家就他一个男孩,太宠他了,也拿他没办法,不写就不写吧,我不想为难孩子。”听了他的话,我也懒得与这样的家长再交流了。心想:人家家长还不管,我又何苦呢?当时我就决定以后再也不管他了。每当学生再向我报告张嘉浩没写作业时,我都告诉同学们“不用管他!”
可上周四的一节复习课又重燃了我想转化好他的信心。课堂上我问学生:“如何过指定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大部分学生举手了,只有五、六个学生没有举手,我看到张嘉浩也举手了,我便走到他跟前用疑惑的语气询问他“你会吗?”他点了点头,我让他回答如何做?他很准确地答了出来,我又让他在黑板上作图,他也迅速地、准确地做了出来,我还没反应过来,学生们就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回到座位上的他挺直了腰、抬起了头。我想:我何不再给他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呢?我把还不会做这类题的付义冉同学派给他,让他当小老师教会付义冉。我问他“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他开心地对我说:“老师,我保证完成任务。”我想以此为突破口,抓住契机表扬、鼓励了他一番。一下课,我还没走出教室,张嘉浩就主动走到付义冉那儿教他,看到这一幕,我顿悟了,原来他也和其他同学一样渴望得到表扬,甚至更渴望被关注。
第二节一上课,我就告诉同学们:“张嘉浩以前的确做得不太好,不过你们发现没有今天的张嘉浩已经与以前那个张嘉浩拜拜了,现在的张嘉浩是一个积极回答问题、热心帮助同学的好学生。”学生们也极其配合的点头“是”。接着我又说:“今天咱们让张嘉浩同学从语文、数学、英语作业中只挑一科做,相信他一定能完成。”大部分同学摇头说:“老师,他肯定还是一个字也不会写的。”我看着张嘉浩说:“你会让老师失望吗?”他说:“老师,我能完成。”
星期五7:40我一走进教室就看见张嘉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便走到他跟前小声问他:“你选了什么作业做?做完没?”他说:“老师,我把数学作业做完了,还写了一篇日记。”他把日记递给我看,我像捧着什么珍贵的礼物似的生怕弄丢了,这可是开学至今三个多月来他写的第一篇日记,我不仅表扬了他,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还让组长在课堂上表扬了他。这个星期天的作业他也把数学作业做完了,虽然他还没有完成全部的作业,可毕竟孩子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就值得被表扬,我们也不能操之过急,要针对孩子的实际和特点,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再提出高一点的要求,我相信在我们爱与包容的关心下,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按时完成全部作业,在各个方面也会越来越好。很庆幸我没有丢弃这颗发芽稍微晚的种子 ,我愿守望这颗种子,静待花开。
所以,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这些种子已经萌芽,慢慢长大,每颗种子都有他的成长规律,生而有不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认同并理解这种不同,守望他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们浇灌自信和鼓励的水分,静静等待他们开花、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