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别流行的一个词就是刻意练习。
很多朋友反馈说,刻意练习啦,但是我还是没起效没收获。
昨天有朋友说到演讲,也是同样的话,说无论如何,演讲这件事,还是要有天赋的。如果不敢上台的人,怎么讲的起来。
所以认为嫣君是有天赋的,至少敢上台讲。
有一次,林语堂去一个学校考察,校长见林语堂来了,必须抓住机会让他讲几句,他拗不过校长,就上台,说到,古罗马有个皇帝,喜欢把士兵丢进斗兽场,有一次,一个士兵在狮子耳边说了句话,狮子默默走开了。皇帝很好奇,士兵跟狮子说了什么。士兵说:“我跟狮子说,你可以吃我,但是吃完我,你要做一个演讲!”
在场的所有学生哄堂大笑,唯有校长在一旁一脸尴尬。
在市场调查中发现,演讲是在恐惧排行榜上排在死亡之前,位居第一的一个技能。可见演讲并不是所有人拥有的天赋,只是我想要改变的决心比你更强,仅此而已。
因为我们常人都还没有厉害到可以拼天赋都地步,就天赋而言,这个人在这个领域内都能力必须得顶尖到世界一流,排前几个都人,才有资格去拼天赋,其他人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的,其实也就是20%里的20%,相当于4%,也就是100个人里面会出现可能4个人都不到的人,而这四个人,就会被一般人认为是比较有天赋的人了。偏偏4%的比例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再比如国王的演讲里的男主,还有真实的国王的演讲的主角——拜登,都是从一个口吃,变成一个演说家。包括我们团队里,还有一些身患残疾的人,在演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实比起他们,比起说话都说不清楚的人,我们在演讲上是否更加有天赋?但是不然,还是很多人不如这些口吃的、甚至身患残疾的人的演讲能力来的好。
这是为何?
因为普通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决心远不如这些人来的强大。也就是生活给你的痛不够,你反人性的动力不够。这不够可以改变么?当然可以,还是回到原点,就是你要不要去改变自己。
回到主题,真正的刻意练习。那么很多人就说我想改变,但是我做了很多努力,我觉得自己希望不大,就是去信心了。
这就是努力不对,功夫白费。你的努力是否符合刻意练习。
真正的刻意练习需要符合3F原则,也就是专注、反馈、纠正。
你只是练习练习练习,但是没有人给你反馈,你自己也不够专业,所以进步的速度相当慢,慢到一定程度了之后就让你看过去没有改变。很多事情在做是在反馈的过程中,被不断加诸能量的一个过程。
比如,我做完,教练或者你身边都朋友表示对你的认可,或者在经济上得到回馈,都属于正向反馈。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给你点赞,你就有动力继续做下去。
有人对你指出不足,告诉你如何提升能做得更好,反馈非常诚恳,正中要害,让你受益匪浅,于是你进一步提升自己。这是反面反馈。
这两个反馈加在一起,就是你起飞的助力器。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纠正,你得到这些反馈之后,我需要好的地方继续保持,或者放大,不足的地方改进,变得越来越棒。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开始积累更多的能力也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做好,或者做得不够好。
不断修正,不断地练习,也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反馈,比如别人更多的认可以及经济上的回流。
刻意练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并不是单一的练习而已。
所以为什么有些人精力了十年,还不如有些人几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取得的成果。
因为他在不断地刻意练习,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时间并不是评价一个人绩效的唯一标准,只能证明你在用不同的时间做同一件事情,也就是一个技能用了十年。
希望我们都能走上正确的刻意练习之路,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杰出型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