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097409/97a2dbb8a1c86d2a.jpg)
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晴
春天,青菜陆续上市的季节,价格持续攀高,因菜农种菜成本增加,经济发展,人们尤其打工也有了可靠的高收入。
相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就悲剧了,二三十年的正式工,工资紧维持在三千元左右,不足以养家糊口,更不敢有什么其它奢求,可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 ,放弃工作,难以有其它谋生之计。如此工作真的可谓: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看似荣光的工薪阶层,更酷的事双职工,面对如今的高物价,孩子教育,购房等众多压力,只能节衣缩食,例行俭省节约的革命老传统,过着旧有的涛声依旧的生活,不穿高档衣,不吃高档餐,锻炼靠跑步,休闲听听歌,不入高级会所。
除非家有客,一般青菜多,多时萝卜,白菜,粉条,时令菜少沾惹,因为价钱难往心里搁。
今天,年轻人白天上班不回家,只有我们夫妻二人,每遇到这种情况多是凑合。领导便炒笋瓜(俗称西葫芦)。
没到冬春两季,西葫芦在饭店也是一道下酒素菜,炒好出锅时,浇些醋,吃惯大鱼大肉的人们,答一筷子入口,清脆爽口,可是解酒。酒桌上的炒笋瓜都是坚决执行清盘行动。
可我家就是因为它好吃,而是因为它相对便宜,而且做起来方便,不用像韭菜,芹菜需要认真摘,洗涮。再说,不想食堂,饭店,西葫芦都是配菜,可我们都是单一这种笋瓜菜,我向来就很反感。我只能象征性表示一下,并不能表现出来。
因为我家领导语言区丰富,说起话来像租来一般,犀利刻薄,让你接驾不住。穷人家的孩子不识瞧趣,小时候连这也吃不上;给你做好有吃的蛮不错了。的确如此
几句话结到了从前:那时候,人多家穷,别说菜,就连馍能够管饱也就烧了高香。上小学,放学后玩,饥肠辘辘,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拔馍篮子,有凉玉米面馍馍高兴不得了,用刀一切两半,其中一半用刀挖出一个小坑,放点盐,浇一点老棉油,这就是上当饭菜,兴奋地挎着篮子割草去。
早晨,晚上,多是自家腌制的胡萝卜,切成块,一人一块。好些的人家,切成丝,用油拌拌,再者放些葱丝,姜丝。
午饭,多是趁蒸馍馍,在锅里蒸上萝卜,南瓜皮,用油盐拌拌,鸡蛋酱豆上等菜,单独炒菜的很少。
在后来,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活逐渐好起来,粮食可以吃饱饭。穷怕的农村人还是传承勤俭节约习惯。
有了自己种的菜,自然多是主打萝卜,白菜,其它的黄瓜,豆角,西红柿,芹菜,菠菜,西葫芦,冬瓜,南瓜,洋葱等也加入农家菜系行列,都是自家种的,很少花钱去买。
麦后的黄瓜,菠菜,西葫芦,应接不暇,有的顾不及摘,老了,可以成为种子。就是在这时候,家里偏偏不肯放弃,就用大锅给炖黄瓜,笋瓜,菠菜,一人一大碗,不咸不油腻,可是我不喜欢。那时候,吃伤了胃,对炖黄瓜去,西葫芦就产生了反感,别说吃,就是提及,胃里就满。
这可谓,儿时艰苦岁月留下的纪念。
如今在提及西葫芦阴影就会出现,我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不便言传。
如今,生活相对富足,要医治少年创伤很难!
可是,我很满足现在生活,有自己的工作,能够穿暖,吃饱,有住的地方遮风防寒,有时间可以骑车附近旅行一圈,欣赏周边的景观,可以拒绝西葫芦也能吃饱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