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明霄雨知识频道想法
我穿越千山万水去和你同归于尽?看不穿的人心和道不破的因果

我穿越千山万水去和你同归于尽?看不穿的人心和道不破的因果

作者: 明霄雨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23:05 被阅读15次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有两个年轻人是高中同学,小高和小谢。小谢大学毕业之后在北京读中科院的研究生,小周在西安交大硕博连读。2018年6月的一天,小周来北京找小谢,小谢就在他学校附近的餐厅里,给小周准备了一桌接风宴。他还拍了张小周的照片发到高中同学群里,说"你们看,他已经到北京了"。

谁料到这竟然是他在群里说的最后一句话。因为菜还没上桌,小周突然站起来拿出了一把事先准备好的刀向毫无准备的小谢刺去,导致小谢当场死亡。餐厅的监控拍下了这一令人触目惊心的场面(蓝衣的是小周,白衣的是小谢),杀人的小周随即被警察逮捕。

我穿越千山万水去和你同归于尽?看不穿的人心和道不破的因果

01

那么是什么导致小周对自己的同学下此狠手呢?据他本人说是缘于两件事,一件是发生在2016年1月的一次同学聚会上,他说当时他情绪很低落,但是小谢却说他"有自闭倾向、不与人交流",两人还发生了争执;另一件事是案发前不久的一天,小周在他们班同学的微信群里发了一张自己喝可乐的照片,小谢就在群里回了一句说:"炫富,拉仇恨。"这让小周心里很不舒服。两件事加在一块儿,他竟对小谢动了杀机。

据采访,这两人多年的同学都不觉得小谢对小周有什么敌意,小周提到的两件事,在旁人看来也只是随口一说,但是显然小周并不这么想。

在前两天的庭审上,小周的态度非常平静,既没道歉也没狡辩。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因为公诉人追问得急了,小周在庭上竟然两次请求法庭判他死刑立即执行。

这个举动似乎是小周想表达出的某种信号,意思是我不在乎生死,不要再用你们的逻辑去揣测我了。

02

但如果不追寻到底,人们似乎很难相信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

仿佛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一个人竟会无缘无故地夺去另一个人的生命。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倾向,在发生恶性事件的时候,人们通常会去找原因,比如说常见的为财,为情,为仇——通常还得是一个明显的大仇,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之类的。如果以上这些都没有,那就是一时情绪激动,或者出现了什么意外,甚至于当事人精神上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在这个案子里中,公安部门还真的对小周进行了精神鉴定,最终结论是他并没有精神病,在杀人的过程中他完全具备辨认、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也就是说在这个案子里,符合常见逻辑的原因都被推翻了。

这时问题的性质就变了,人们会觉得这件事透着那么别扭。因为人们对因果关系有着一种天然的执著。如果一个现象不能找到至少一个能让人接受的理由,人们就如鲠在喉,即使罪犯已经伏法,也仍然没办法彻底放下这件事。

他们心里会想;居然有人会因为别人两年前讲出的一句话或者微信群里的一句玩笑就专程上门报复吗?那就太可怕了,以后我们该怎么办?为了防止无意中得罪人,难道要退出微信群,关闭朋友圈,不再和任何同学来往了吗?假如这世上真有人会因为他人过去的某句话而跨越千山万水去拼命,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

之前发生大学宿舍血案时,人们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感谢同学们的不杀之恩。现在大概可以补充一句让人细思极恐的话了:你放心得太早了。

我穿越千山万水去和你同归于尽?看不穿的人心和道不破的因果

03

但其实这世上找不出明确的原因,无论怎么防范都避免不了的事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原因很简单,人类这种生物,实在堪称宇宙中最复杂的事物了。

举个例子:经济学一直有一个前提,就是“人是理性的”;人们在做出经济的决策的时候会出于利益的权衡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一个决定。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经济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给一个路人甲10块钱让他和路人乙去分。并且订立了一个规则:如果两个人都同意分配方案,就可以按他们的分配方案来执行,如果其中任何一方不同意,那么两个人都会失去拿钱的机会。结果实验下来,大部分分钱成功的方案都是类似46开这样相对比较平均的方案;而失败的基本上都是路人甲想自己拿大头的情况,比如说路人甲给自己留了9块,只同意给乙1块。

实际上对于路人乙来说,哪怕分一块钱也是白得的,但当他发现对方和自己差距特别大的时候却宁可选择一种双输的结局。原因就是他心里不平衡,他不开心。这能说明人是理性的吗?能说明人只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实际利益的决定吗?

法律上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比如说酒驾,现在交规对于酒驾的惩罚已经很严厉了。醉酒驾车的人甚至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终身不能再考取驾照。但是酒驾仍然频频发生。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会有侥幸心理,无论这么做的代价多么高昂,人们都会先赌一赌自己不会被抓到。

就像那个笑话一样,说有一个司机闯红灯被交警抓到。交警问他:“难道你没看到红灯吗?”司机一脸委屈地说:“看到了呀,但是我没看到你。”

如果你看到过一些酒驾司机在被抓后的丑态百出,就不会再觉得人是理性的了。

甚至于自诩理性的我,或者我们,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犯糊涂吗?我没有这样的自信。

04

所以防范是肯定的,保护好自己,也管好自己,远离那种你和他讲理、他和你玩命的人、那些容易偏激走极端的人、那种心胸狭窄容易记仇的人,千万不要认为什么同窗的关系能让他们对你另眼看待。

同时,也得承认不确定性。有些人就是神经病,有些事情就是没有为什么,不要为了安全感和掌控感而强行安排一个理由,折磨自己,甚至于折磨旁人。

比如说每次一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就会有人开始分析加害者的家庭背景,话里话外都暗指是原生家庭使他变成了这样的人。

但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过什么完美的父母,难道所有人都不用自己承担责任了吗?成年人的定义就是有能力认识到是非和管好自己的行为,把自己的错误推给原生家庭只是一个便利的借口罢了。这种把戏当事人玩便玩了,旁人也跟着起哄就是对恶行变相的纵容。

还有一种更恶劣的倾向是把矛头转向被害者。比如在校园霸凌的事件上竟然有人会说出类似“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单单欺负你”这样的话。相比于霸凌者,说这种话的人更令人不齿,不亚于鲁讯先生笔下吃人血馒头的蒙昧大众。

其实键盘侠们这么做,无非是想证明自己比别人更优越、更聪明、能够想出别人想不到的那些奇葩理由罢了。但是这么牵强的因果关系是靠不住的,它和事实的真相可能根本不沾边,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只会带来更多的恨、更多挥之不去的阴影,甚至于制造出新的悲剧。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因太多的相互连接而变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复杂到我们过去仰仗的很多逻辑关系已经无法应付的地步。

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只能见招拆招。不断地刷新自己的认知,让自己进化,变得更成熟,更有能力去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意识到人和事的复杂多变,不去执著于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就是自我进化的第一步。

相关文章

  • 我穿越千山万水去和你同归于尽?看不穿的人心和道不破的因果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有两个年轻人是高中同学,小高和小谢。小谢大学毕业之后在北京读中科院的研究生,小周在西安交大硕博...

  • 说说因果

    如是因,如是果。昨日因,今日果。 或许因果是最让人看不穿、悟不破的一种关系。滚滚红尘中,六道轮回里,多得是执着的人...

  • 无缘

    道不出三生因果 看不穿岁月故事 只是目光投进你的眸里 不敢看 眼中波光粼粼 眼中红光泛滥 不敢看骄人的容颜 只怕到...

  • 想去看看你

    想去看看你, 穿越千山万水, 穿越城市草地, 穿越人潮拥挤, 在你经常走过的街道里, 假装和你不经意的偶遇! 真想...

  • 2017-06-14

    某些事情看不穿 说不破 静静守候

  • 有一天,你带我玩

    雨后初霁的窄街湿了旧衫 角落里青苔斑驳装饰了窟窿 你带着我,不穿越时光 去寻找你的那年年少 破铜店,烂铁铺 缝缝补...

  • 看山非山

    诗/烟雨痴人 堪破明镜红尘锁, 忘川此去无因果。 菩提心归般若道, 今日方知我是我。 18年作

  • 转世同消万古淫之【潘金莲之前世今生】:李碧华系列解读

    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到头来同归于尽,着甚要紧。 ...

  • 如果不结婚她要和我同归于尽

    “如果不娶我,我就和你同归于尽!”她哭着说。 初秋的早晨,阳光泛着橘红照在灯塔上,照在她脸上,身后的草丛闪着金灿灿...

  • 等你的出现

    我也想和你一起吃早餐,想和你面对面道晚安。 想和你去山顶看日出,去海边放烟花,去教堂听钟声。 想叫你的名字你就会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穿越千山万水去和你同归于尽?看不穿的人心和道不破的因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aa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