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次见到柳德米拉·伊万诺夫娜是在莫斯科喀山火车站。2004年1月。
我们一行七个人,在春节之前离开了家,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横跨了几乎整个俄罗斯。
月台上,她举了个牌子,牌子上写着我们学校的名字。看到她看到那个牌子,在火车上晃了一个星期的我们哭了。我是七个人中唯一的女生,哭得也是最厉害的。柳德米拉·伊万诺夫娜抱着我,摸着我的头,说了很多话。虽然那个时候的我听不懂,但我能感觉得到她怀抱的温度。
我们要转车去南部的一个城市,要在火车站等一夜的车。在候车大厅,我们迷迷糊糊一觉接着一觉,柳德米拉·伊万诺夫娜一直没睡,一直在看行李,知道第二天早上,带着我们再次登上火车。
火车上,她用英文解释俄语,一路教会我们很多单词。
02
学校里有两个柳德米拉,我们叫她小柳,另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叫老柳。
在俄罗斯,工资最低的两个职业是医生和教师。作为大学老师的小柳每个月只开五千卢布,按照当时的汇率是一千多人民币。
一千多人民币,完全不敢想象。
小柳没有避讳工资这个问题,当我们问起时她的回答很平淡。她说教师是她的工作,是责任,这个与赚多少钱没有关系。尽管偶尔也会听到她抱怨工资太少,但她从未因为怠慢过她的工作。
俄语课一般都是早上第一节,8点钟上课。她住在城市边的小镇,距离学校二十多公里,公车要坐一个多小时。她从未迟到过。甚至有很多次,特意七点半就到学校了,跑来宿舍敲门喊我们起床。因为我们经常迟到或者旷课。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不喜欢认真负责的老师,而小柳就在其列。
03
很多人说俄罗斯人和德国人很像,严谨,一丝不苟,甚至是古板。在接触俄罗斯人后一你会发现确实是这样的。
小柳带几届的学生,我们这届我的这个班9个人。有很多同学会因为早上睡懒觉而不去上课,但小柳在上课的时候,从来不会因为台下的学生人数少,而含糊了事。有时候下面只坐了我一个人,她依然认真的讲课,提问和检查作业。
俄语说起来语速可以很快,语法也非常难。她是天生的俄语老师。语速很慢,吐字很清晰,也很有耐心。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纠正我们的错误,每次都会缓缓地说出对的句子。
04
小柳很喜欢中国文化。每年学校都会组织留学生国际文化节,中国留学生这一部分都会是小柳负责。编排节目,安排任务,我们每个人都会参与进去。
每次文化节结束的时候,我们都会开一个小型的庆祝会,她总是会充满感谢的和我们讲很多。她说来到俄罗斯学习,希望我们带走知识的同时给大家展现更多的中国传统。
我们的宿舍有厨房,可以自己做饭。我们偶尔会邀请她来做客,给她做一些中国菜。她每次都会记几道菜的做法回去自己尝试着做。还会让我们帮她买酱油,陈醋,花椒粉什么的很多调料。
抛开在学校的严肃,热爱生活的她很受大家欢迎。
每次回国我都会给她带点小礼物或者好吃的。
05
那个时候俄罗斯的社会环境比较动乱,光头党经常会在街上游行,警察也很黑,经常找茬讹钱。
有一次去市场买东西的我们,被警察查了护照。那个市场有一些不合法的中国人在做生意,所以警察查的很严。我们的证件没有问题,但是有一个同学没有随身带落地签。我们几个人都被扣下了。解释完全没有用处,警察说,让我们放你们走可以,交钱,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我们被关进一个狭小的办公室里,一个多小时后警察进来问我们要怎么办。我们说我们没有带那么多钱,打电话让朋友送钱过来。我们打了电话给小柳。
小柳听到我们情况以后很着急,在学校开了证明,打车赶过来。警察不依不饶的一定要所谓的罚款。小柳急了,很严厉的向警察怒吼,争执了很久。最后算是平安带走了我们。那是我唯一的一次见到小柳那么激动。
回去的路上小柳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是你们在俄罗斯的妈妈,不要害怕。
06
俄罗斯大学的寒假很短,一般二月中旬就开学了。所以我们春节都不回家。
小柳会张罗每年举办一个中国人的新年晚会。我们会一起包饺子,在电脑上播放前一年的春晚。大家普遍吐槽的春晚在我们这里非常受欢迎。
小柳说,她知道中国新年的意义,我们不能回家,但她希望我们在学校一样能感觉得到跟家里一样的热闹的气氛。
那个时候觉得她真的变成了我们的家长,操心着我们的衣食住行,甚至是心情。
07
上学的日子时间过得总是很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和老师拍照,我突然发现小柳老了。不再是我们在火车站见到的那个提起箱子就走的柳德米拉·伊万诺夫娜,脸上也有了皱纹。
等回国稳定了,我们请你到中国去玩。听到我们的承诺,小柳笑了。她说,孩子们,你们心意我领了,回去好好发展吧。
她一批批迎来新同学,一批批把毕业生送走,也一年年的送走了自己年轻的时光。
如今的小柳已经57岁了。
2017年11月的一天,我们在首都机场迎来了小柳,我们的俄罗斯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