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色比较白,人很正经,遇上些别人的赞美、别人的指责,特别容易尴尬和害羞。脸唰一下就红了,还特别明显。
可明明看着别人谈笑风生,说着有趣的故事,开着好玩的玩笑,多么的善谈、思维敏捷?
今天是2017年10月11日,剽悍晨读分享的书是《害羞心理学》,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毕业于耶鲁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的退休教授。他设立了害羞诊所,专门治疗成人和儿童的害羞。
让我们跟随作者,来看看什么是害羞,重新认识一下自己,以及克服害羞的技巧。
001 理解害羞
害羞(图片来源于网络)
害羞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会让人有一种被胁迫以及力不从心的感觉,阻碍他们的行为,使他们表达困难。
一方面是因为缺乏跟人交流的技巧,或者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另一方面是因为无法抑制对别人的害怕而变成习惯性害羞。
想想小的时候,家里的教育比较传统,父母都是不苟言笑的人,别人说什么话我都当真,连玩笑都不会开。
当别人开我玩笑,拿我开涮时,我特别尴尬。
其实这与成长环境有关系,不习惯跟别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从来没有练习和遇上过,所以特别害羞。
还跟自己的见识有关系。很多别人说的内容、提到的主题,我并不是很清楚,可能听说过,但是概念不清淅,不能够顺畅的更别人反射和交流,只能有笑笑以对的尴尬,很没有自信。
这样的心理体验伴随着我的青少年时期。记得我是个红二团的脸蛋,肤色白,特别容易血涌上脸,更红更大面积的红二团经常跟着我。
那是什么时候开始脱离了红二团呢?
002 重新认识你自己
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系统地分析自己的价值观、喜好、信仰以及生活方式,这是一辈子都要不断询问自己的事情。
观察镜中的自己,提升自我意识;给自己写一封信,在跟自己的对话中,提高认同感;向死而生,想清楚自己想要的,过好当下。
锻炼让人自信(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从小出生就比较胖,不挑食、消化系统极好,也因此是个胖姑娘。虽然个子高,但是并没有弥补我胖的自卑,反倒因为比一般的男生要高而被称为孤立的因素。
好在是学霸,就在学习成绩好的道路上找自信了。
可是自己对于形象的自卑并不会因为其他方面的强项而消失,重新认识自己从锻炼、自律、控制体重开始。
我发现“管住嘴、迈开腿”的自律,让我能够自如地控制体重;我发现瘦下来的我健康、快乐、阳光,穿上美衣,形象大不一样。
这只是自律的一个小小的方面。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小自律、这样的小愿望,会因为你的坚持实现了它,增强你无限的自信。
带动的是,其实无论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的目标、努力、坚持、自律。
只要行进在自己的愿望实现的路上,只要每天都有成长,一定是更美的。
003 克服害羞的技巧
害羞(图片来源于网络)任何的事情都需要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去积累经验,慢慢地掌握它的规律,熟练的驾驭它。
害羞也是一样。每一次害羞经历都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能让你找到合适的方法,更好地去解决它。
写害羞日志并给出解决方案,多运用并总结。
记录害羞当时的场景,越详细越好。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主题、你的反应、造成的后果……
越是详细的描述,越能够反映你的内心活动。你能够找到你的表现和你所期望的你的表现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哪些方面自己没有坚持、放弃了自己的表达。
试着想象再遇上相同的情况,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这是相似场景的复盘和练习,再遇上相同的时刻,你就有了实战经验、复盘思考,以及你要采取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潜意识、自动程序,自然地运用到实际场景中。
给自己的原则就是经历越多越好,事情不怕多,就当成人生的一个片段、一个经历、一个体验去多多的体会。
大海都见过了,还怕过小溪?
从满脸的红二团到表情丰富、回来玩笑的你,其实中间隔着的是自律、锻炼、阅读、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