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感悟《播种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25“李白送别诗”教学设计

读书感悟《播种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25“李白送别诗”教学设计

作者: 听雨_9998 | 来源:发表于2024-01-20 06:06 被阅读0次

一:开门见山,任务导入。

1.印发李白送别诗,借《渡荆门送别》的欣赏,学习李白送别诗的风格和特点。

2.从题材看,这首诗属于什么诗?诗评家认为根本没有写“送别”,是送别诗吗?

二:群诗阅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1.阅读其它送别诗,归纳送别诗的基本要素。

送别地,谁送,送谁,送别的情感,环境,

2.对照要素,判断《渡荆门送别》是不是送别诗?

3.具备了送别诗的要素,为什么有人不认同呢?抓住主要意象,意境,找出根本原因。

指导读诗的主要方法,抓住关键词品读。

3.为什么这首送别诗诗所有要素都有,又所有要素都不明确吗?

没有发生的送别,是想象出来的送别。

三:群诗阅读,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1.找出这组诗中富有想象力的句子。

2.古诗中的送别诗的常用意象是什么?

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柳、笛声、夕阳、山……

3.李白最喜欢用什么意象?为什么喜欢用这个意象?

诗歌有浪漫主义风格,善于想象。感情强烈。

漫追诗人的精神最为自由,感情特别丰富,只有水才能达到这种情感。

四:拓展运用,选诗送别。

1.老师下课后就要和你们告别了,你们选哪一联诗送给老师?

2.老师送一联诗给你们,送哪一联?

学习收获:

这节课,黄老师以《渡荆门送别》为抓手,以其它送别诗为参照,抓住诗歌异同反复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在深入分析对比诗歌意象后体会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风格。课堂环节在一次次设置矛盾中层层推进,由内容到意象到风格到应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篇到多篇,充分体现了基于单篇教学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和特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感悟《播种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25“李白送别诗”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gd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