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久没有学习,没有去好好读过一本书了呢?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学习是我们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不可停止,不可或缺。
网图,侵删01 在迷茫里遇见
在王潇的《五种时间》之生存时间里说,吃饭时间和睡眠时间是生存时间最基础的范畴,大约占据三分之一。
在我们每个人一天的24小时里,除去8小时工作时间,除去睡眠和吃饭的时间,剩下的时间还有多少是我们可以完全拥有的时间呢?
有人说,个人成长最宝贵的时间是在八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是完全可以自己支配和使用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里成长、提升、精进,如今深以为然。回过头来想想,曾经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接近不惑之年,才发现自己曾经浪费了多少大好光阴,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里迷失了很久,在养育陪伴孩子的日子里精疲力竭。
旧时好友说:等娃娃们上学去了,你还是继续写写文字吧。不写了就是浪费,你写的东西读起来格外是一种心境。
而我回复的是:现在已经不是少女心了,每天操心的是孩子。
为人妻、为人母者免不了家长里短,毕竟需要食尽人间的烟火,既要上得厅堂,又要下得厨房,更重要的是要暖孩子的一日三餐。
但好友的这句话却一直鼓舞着我,在我的脑海里时隐时现,总觉得生活像是少了一些什么东西。
如今想来,是生活里缺少了一种追求,缺少了骨子里的灵魂,只求过着一个现世安稳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得过且过。
那些年苦读的诗书、认真写过的文字、激情满怀的岁月,难道就这样泯然众人了吗?我与普通的村妇又有什么区别了呢?
网图,侵删02 在遇见里改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入了写作训练营,大学毕业后第一次为自己的学习做了一次投资。
当然,促成这次学习的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孩子的写作问题给了我强烈的刺激。
曾经上学时,我的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让我自豪而优越地度过了我的学生时代,而今到孩子这里却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我曾想,这孩子怎么就没有遗传到一点妈妈对文字的这种喜爱呢?
我相信身体力行的引导胜过万千说教,做好自己,也许就会改变孩子的人生。当即就约定与女儿坚持写日记,相互监督,一起进步。
基于自己曾经的写作经历和经验,写日记是一种积累素材、锻炼写作能力、激励自己阅读、思考的一种方式和不二法门。
写好作文、学好语文,没有其它的捷径可走,只有不断的坚持、积累,持续、刻意练习,厚积才能薄发。
与其说教百遍,不如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去影响和改变孩子。同时,自己也会在这过程中得到丰富和提升。
不曾想这一决定,确实又重新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重新燃起了写作的梦想。
在这次培训班里,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友谊,更重要的通过几次作业的优秀点评,被评为了优秀学员、学习之星,获得最佳创作奖。
让自己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到了信心和力量,像有一线光明,引导着一个在海上迷失方向的人,突然之间找到了一个目标和方向。
网图,侵删03 在改变里成长
读书、写作就像是一体两翼,相辅相存,读书多了,自然会写,写得多了,自然会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坚持输入、坚持输出,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这段时间通过大量的阅读,各类书籍都成为我的精神食粮,工作、生活也变得更加有条理。我会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井然有序,用最有效的时间去处理重要的事情。
学会用四象限法则(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处理好时间的管理。
这样既提高了工作、生活的效率,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不至于迷茫错乱。
同时,既能兼顾工作,又能照顾家庭,还能有点小梦想、小希望。人生夫复何求?
人到中年,我们还有多少未来可期待呢?只能与时间赛跑。
也许“不惑”的意义就是内心的坚定与心智的成熟吧。
也更加深味鲁迅先生所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是会有的。
每天早起一个小时(趁孩子们还没有醒),或者晚上等孩子睡了挤一个小时时间,阅读、写作就变得轻松而愉悦。
每天的时间仍然是24小时,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原来我以为自己做不到,以为自己没有时间来读书、写作。
事实上,改变观念,付诸行动,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烟火要有,书香也不能少。
虽然,我只是一个行走在阅读和写作路上的人,不知道前方能走多远?
但是,踏上征程出发的感觉很好,让我可以有无比的勇气去战胜面前的困难,有盏明灯在心里,让自己不停步地去追寻!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脚步不停,思想就会永远在路上,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寻找书香的绚丽,静待花开,期待破茧成蝶!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