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以后,当罗丹面对咆哮而来的巨浪,他会想起环球旅行中的去过的每个地方。
听上去是不是很耳熟?
没错,这就是著名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场,改编。“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
【环球244】百年之后你会孤独吗?---哥伦比亚Day13为什么写这个?马尔克斯老人家是哥伦比亚人,4月17日,今天恰好是他四周年的逝世纪念日。
【环球244】百年之后你会孤独吗?---哥伦比亚Day13这几天花时间看完《百年孤独》,才圆满了二十多年作为文艺青年梦,也算是对得起哥伦比亚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不过这部长篇小说读的真让我眼花撩乱,双眼昏花,里面的魔幻现实主义描述,天花乱坠。似是而非,作者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如本书写外部文明对马孔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又如写夜的寂静,人们居然能听到“蚂蚁在月光下的哄闹声、蛀虫啃食时的巨响以及野草生长时持续而清晰的尖叫声”;再如写政府把大批罢工者杀害后,将尸体装上火车运到海里扔掉,那辆火车竟有200节车厢,前、中、后共有3个车头牵引!作家似乎在不断地变换着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让读者看到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从而丰富了想象力,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加之书中名字一代一代之间不断循环重复,有时候人物关系看着看着就搞不清楚了。
要说能看完理解这是一部拉丁美洲的百年兴衰史,我确实还没有这个能耐。但在南美旅行了这三个月来,多少了解了些历史和目睹了现状,算是能体会为什么作者会有如此动机写这部旷世小说。拉丁美洲在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以及美国等各国殖民者的侵略,掠夺,统治下,一段段兴衰荣辱,得失沉浮的故事难免上演,这好比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只是那时大家还不知道有魔幻现实主义这样的现代文学写法罢了。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的话,我在网上找到了一篇算是故事梗概,速读一遍,你大概就感受一丝小说的离奇魅力了。
何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和表妹乌苏拉结了婚。乌苏拉怕生下长有猪尾巴的孩子,不肯和丈夫同房。邻居普罗登肖嘲笑布恩地亚不通人道,两人决斗。普罗登肖被 长矛刺中咽喉,顿时毙命。从此,死者的鬼魂缠着布恩地亚一家。夫妇俩只得远走他乡,村里一些年轻人也跟着去了。他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了两年多,终于在人 烟绝迹的一条小河边定居建村,并取名为马贡多。
几年之后,马贡多人口增至300人。每年3月,总有一伙吉卜赛人到村里来,带来村民们从未见识过的磁铁、望远镜、放大镜等新鲜玩意儿,最后,还送来了一座炼金试验室。布恩地亚对炼金着了迷,成天足不出户,埋头捣鼓。
小儿子奥雷良诺跟着布恩地亚整天泡在试验室里。大儿子何塞·阿卡迪奥不久跟一个经常来家帮活并用纸牌算命的女人庇拉发生了性关系。后来他又看中了一个 吉卜赛姑娘,不辞而别,远走高飞。乌苏拉四处寻找,五个月后也没找到,但带回来一大群移民,还找到了与外界联系的通道。马贡多从此繁荣起来。布恩地亚夫妇 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取名雷蓓卡。不料,这女孩患有会传染的不眠症,不久,全家、全村的人都得了此病并丧失记忆。幸亏老吉卜赛人墨尔基阿德斯来到村里,配制 药水,为人们治好了病。
布恩地亚因孩子长大,人口增多,决定扩建新房,门面漆成白色。这时新任镇长莫科特命令所有房子都要刷成蓝色。老布恩地亚一怒之下,把镇长赶走。后来双方妥协,莫科特一家住了下来。
奥雷良诺爱上了镇长未成年的小女儿雷梅苔丝,两人结了婚。但雷梅苔丝不久病死。此后,奥雷良诺便天天和岳父打牌,消磨时间。其时,适逢保守党和自由党 竞选。莫科特倾向保守党,奥雷良诺同情自由党。自由党和保守党打了起来。保守党军队开到马贡多,占据学校做司令部,严厉搜查武器,枪毙自由党分子。奥雷良 诺带人冲进学校,杀了保守党军官和士兵,委派侄儿阿卡迪奥(即其兄何塞·阿卡迪奥之子)镇守马贡多,自己则投奔自由党梅迪纳将军的部队。不久,成为全国闻 名的奥雷良诺上校。
自由党战败,奥雷良诺上校被捕并被判处死刑;正要执刑之际,被其兄何塞·阿卡迪奥救出,然后两人一起再去解救梅迪纳将军。他们赶到军中,将军已经被害。大家便推选奥雷良诺为加勒比海革命军司令。但是何塞·阿卡迪奥却在家里突然被枪打死,不知是他杀还是自杀。
10月初,奥雷良诺率兵打回马贡多,守军司令蒙卡达被俘。革命法庭将所有参与抵抗的保守党人判处死刑。奥雷良诺这时忽然厌烦战争。经过一年多的斡旋, 保守党和自由党终于签订了停战协定。奥雷良诺却用手枪自杀,但侥幸重伤未死。伤愈后,他闭门不出,在家里做金制的小鱼。
这时,奥雷良诺上校在外从军时生的17个儿子都到马贡多来了,他们带来了外地的工业技术,办起了工厂。他的侄孙何塞·阿卡迪奥第二也招了一批工人,从事挖河道、修码头等工程。马贡多逐渐现代化,通了火车,有了电灯。
有一个美国人到马贡多来,吃了这里生产的香蕉,研究了这里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之后走了。不几天,来了一大批带着家属的外国技术人员,铁皮屋顶的房子盖起来了,土地被铁丝网圈起来了,马贡多变成了一个香蕉种植园。
美国佬在马贡多专横跋扈,草菅人命。奥雷良诺上校极为气忿,心想总有一天要把孩子们武装起来赶走这群外国佬,但这时掌握市政大权的美国老板布朗已下令 把他的17个孩子统统杀掉。总统致电慰问,镇长送来花圈。奥雷良诺上校极为颓丧,从此关在屋子里做金制小鱼,做满17个化掉再重做。一天,到一棵大栗树下 小便,死在那里。
工会组织香蕉工人举行大罢工。政府派兵镇压。他们杀了3000人,把尸体装上200节车皮,运到海岸,丢进大海。之后,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 雨,香蕉园一片汪洋,马贡多回到田园荒芜的状态。末了,布恩地亚家族最后一代人———个长有猪尾巴的婴儿被蚂蚁吃掉,而马贡多也在一阵旋风中消失。
粗略读完,不谈文学,不谈历史,不谈政治,我就只想到了小说开头的画面。也许我们不会面对行刑队,但我们都会面对死亡。
人生不过百年,当你走过最后一盏路灯,前方一片黑暗,此刻你脑海会闪回什么画面呢?你感到孤独还是温暖?此生无憾还是追悔莫及?
这几个问题留于你思考,兴许这篇文章能有点价值。
PS:据说中国最像《百年孤独》的作品是《白鹿原》,电影和电视剧都有,不妨找来看看感受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