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2日续读纪伯伦散文。《狂人—上帝》附后。
随想:纪伯伦是一个思想的狂人,他想与神有个对话和关照。你若问我,他如愿以偿做到了吗?那就请你感受一下他的文字吧,他是把这个消息隐藏在他的文字中了。
心中有个神。起初想与神沟通,但可能是用力过猛,或者是欲速则不达的缘故,愈是想与神攀个缘,神反而没有任何反应。当把这个欲望淡化,淡化到平常的生活中慢慢地、慢慢地感觉到,原来神就在我们的周遭,你自己本就是一个神造物的存在,神就在你的灵魂之中。
对于宗教虔诚的信徒来说,神就是神,祂是无形的存在,也是超脱世俗观的存在。倘若把神具体形象化,或把某个人造就成一个神,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那是愚人者的游戏,因为自愚,作为背景中存在的那个神,自然也就无比高大起来。
有人说,在中国,信奉教义之人绝大多数都是泛神论者,他们只是为了自身私我能得到某种庇护和加持,继而做出有条件交换的信奉而已,内心真实的需求,依然摆脱不了实用主义这条线索。
与神同在,倾听神的教诲,无论是处在何地、光明还是黑暗,诚者,必会感受到荣耀的光辉就在心中,谦卑的行姿规整于思想自由的阈和,而感动生命的奇迹。
——行者,自行,携带着坦荡和恳诚走在路上。

附:《狂人—上帝》——纪伯伦
在远古的日子里,当我的双唇第一次颤抖地说话时,我登上圣山,向着上帝说:“主啊,我是你的奴仆,你隐秘的意愿便是我的约法,我将服膺你,直至永远。”
然而上帝一言不发,像一阵风暴席卷而过。
千年之后,我又登上圣山,向着上帝说:“造物主啊,我是你的创造物!你用泥土造就了我,我的一切,悉归于你。”
上帝一言不发,像一个迅捷的大翼,鼓荡着远去。
又过了千年,我攀上了圣山,向着上帝说:“圣父啊,我是你的赤子!你以怜悯和爱心生下了我,我要以爱膜拜你,承继你的王国。”
上帝一言不发,似笼罩远山的轻雾悄然离去。
又一个千年过去,我重上圣山,登上圣山,向着上帝说道:“我的上帝,我的向往与所臻!我是你之昨日,你是我之明朝;我是你在地底的根,你是为在空中的花;我们在太阳面前一起成长。”
这时候上帝垂身过来,在我耳边款语温言了几句,像大海拥抱汇流的小溪拥我入怀。
当我下了圣山,上帝已在山谷与平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