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故事散文简友广场
道德经【43】:顺应天道的人,无往不利

道德经【43】:顺应天道的人,无往不利

作者: 空山一鸣 | 来源:发表于2019-11-23 04:32 被阅读0次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也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一、原文(通行本)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二、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自由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了“无为”的益处。

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普天之下,少有东西能赶上它。

三、拓展思考

“无为”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道德经》全书。什么是“无为”呢?

01:“无为”,是坚守正道、不妄为、顺应自然规律的意思。

其实,《道德经》得以传世本身就是一种“无为”。太史公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周易》、《春秋》、《离骚》均是作者有心而作,而《道德经》是源于关令尹喜的“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也就说老子在决定归隐前,并没有著书的打算,关尹子一再请求下,才产生了《道德经》。

关尹子博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象,对老子的大道早有耳闻。如果函谷关令不是尹喜,老子就此通关而去,后世也就看不到《道德经》了。

《道德经》是在机缘巧合下产生的,仿佛背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控老子和关尹子相遇。这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力量,一种天道的力量,一种无为的力量。

老子决定归隐前从未想过著书,最终却留下了五千言。这便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体现。

02:“无为”看似简单,事实上多数人很难达到“无为”的境界。

“无为”是遵循自然,是顺应天道。何为天道?天道就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日月运行,四时更替,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损,这些均是天道。

“无为”是长期顺应天道的过程。正如地球自转一样,自西向东永不改,一圈又一圈,一年又一年,不为任何事物而停留。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讲:“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看似柔弱不堪,如果给它足够长的时间,足以滴穿坚硬的岩石。

一个人“观天之道”容易,难的是长期“遵天之行”。这也是多数人达不到“无为”境界的原因,正所谓“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莫柔弱于水,顺应天道,水滴石穿。域中四大,人居其一,顺应天道的人,将无往不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 道德经【43】:顺应天道的人,无往不利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是...

  • 莫把「善恶有报」的时间段看得太狭窄

    中国人自古敬畏天地,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即行善的人是顺应天道的,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释义:上天不分亲疏,经常眷顾善于顺应天道的人。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全文如下: 和大...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为上天不分亲疏,经常眷顾善于顺应天道的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帆风...

  • 《易经》的内核

    顺应天道与学习术数 古人认为,天道有众多侧面,以顺应天道为目的的术数也就有众多分支: 要顺应居家环境的天道,可以学...

  • 品道德经

    最近看了道德经,根据公司为人处事学习和应用到的精髓: 1 .无我是核心,不强调个人的作用,只需顺应天道,顺应自然即...

  • 顺应天道

    1、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肉体出生,一次是灵魂觉醒。当你觉醒时,你将不再寻找爱,而是成为爱,创造爱!当你觉醒时...

  • 顺应天道

    顺应天道。开疆扩土。 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应该像男人那样,抱团做“坏事”提携往上走,扩展自己的领地,上面有人好办...

  • 顺应天道

    今天做了三件好事,总计9件。 一、 1. 基本的原理懂了,简洁明了。问题是在日常生活饮食当中,你自己能否做到。道理...

  • “人有三相,必有天渡”:这三类有缘人,有天命,被上天偏爱

    老子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那是没有亲戚朋友的,可它经常照顾那些“顺应天道”的人。所谓的“善”,浅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43】:顺应天道的人,无往不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og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