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我和我的理想只有八百米的距离,你相信吗?
如今,谈理想,好象有点傻冒的感觉,对我来说,有时间不如好好睡一觉,找点梦想回味更实在;如今,八百米,也是一个很空洞的概念,我每天上班下班不知要走多少个八百米,心里一点特别的感觉也没有。但在二十年以前,全不是这样。二十年以前,我还真正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有文化的“四有新青年”;二十年以前,“800米”是一个让我有点胆战心惊的数量词,我要想尽办法来躲避和它的面对面。
传统教育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学会遣词造句后,一般都写过“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之类的豪言壮语。虽然现在看来,如此丰富纷杂的人生目标只用寥寥数语来概括着实可笑,但当时我们的小脑瓜里的确是充满着鹏程万里的激情和向往。我也不例外,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家,因为家里有一个学富五车的外公,还有一个当英语老师的妈妈,得点遗传基因,再加上环境熏陶,我一直努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要实现理想,其实有一条很漫长也很规矩的求学路,况且我的成绩还马虎,如果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还是很有可能到达目的边缘地的。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依我寡言少语的性格,“外交家”恐怕是无法胜任,但翻译之类的活或许还可以试一试,也算是和外语打点交道的事业吧。
读大学,应该是我走向理想的一个阶梯。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过一次参观活动,我们去了当地的一所大学,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小小的心里满怀敬畏和憧憬,回去后写心得体会,老师画下了无数代表嘉许的红圈圈。其实平时我写作文总喜欢精心甄选素材,再加点虚构的情节,还惟恐得不到老师的青睐,但这一次全凭真情实感作基础,却让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真善美”的深刻涵义。
然而非常想读大学的我却并没有如期跨上这道台阶。二十年前的六月,临近中考,妈妈突然问我:“去读中专好不好?”我很意外,因为这是一个我从未考虑过的问题,但我很快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绝妙的理由,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好!”
我就读的学校是当地的重点中学,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德”与“智”对我来说不成问题,但“体”却总让我犯难,其中女子800米中长跑几乎就是我的死穴。而我们的体育课有一个特点:集合完毕后,老师总是把口哨一吹,这是跑步的号角,也是我最畏惧的音符。每一次800米跑完后,最后一名的我气喘如牛,面如死灰,那种缺氧的难受劲至今想来仍是心有余悸。患了800米恐惧症的我多么希望能早日脱离苦海啊!去读中专不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吗?遥远的象牙塔固然美丽,但和自由呼吸相比,我选择了更迫切的需求。
二十年以前的那个夏天,有点动荡不安,我迷糊着一双眼,以为看到了八百米远的美丽光景,哪知等到再回首时才发现,八百米已变成天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