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新生家长会上,校长就学校、师资、生源及本届毕业生情况做了简短介绍,尾声还不忘温馨提醒各位家长,入学前将进行摸底考试再分班。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炸开了锅,这是要分重点班吗?
谁不想自己的孩子优秀呀,大家都很清楚,上了重点班就意味着享受更好的师资和更好的学习环境,也就意味着以后有机会考名校。可300名学生如果只有一个重点班的话,意味着成绩要进前17%。
难怪有些同学毕业了还在补习功课,原来他们早收到风了。领毕业照时,我顺便向家委打听他们的孩子在哪补习,其中一个家委比较直爽,透露道:“我们早开课啦,你现在进也跟不上进度。”再找另一个走的近的家长打听,他们早请了私教。
不是明令禁止补习吗?真是天真,原来只有自己还蒙在鼓里。现在计较这些已没用,该轮到我鸡娃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去找补习班已不切实际,自己补吧,一对一效率或许更高。
在老师列的暑假学习清单基础上,我又买了一套小学综合复习册。因为小孩往常成绩只有ABC表示,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于是拿来测试卷摸底孩子,摸完心底拔凉拔凉,除了语文外,真的是一团糟。
于是开启暑假学习模式,孩子畏难怕累坐不住,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早出晚归,每日带她去图书馆看书。可孩子不自觉,我得双眼盯着,接个电话的功夫,孩子就溜去看小说了。
孩子英语太差,我特意带孩子去英语专业八级的好友家玩,请人家帮忙辅导。但孩子音标、语法一窍不通,好心的好友只能摇头做罢。
求人不如求己,也只能自己赶鸭子上架,学习过程中我会不断地互动,孩子反馈道:“妈妈,您讲的我能听懂,老师上课全程用英语,我好多听不懂。”我震惊道:“听不懂?为何不及时反馈?”孩子怯怯地说“我不敢。”
时间长了,发现孩子基础太差,一道题反反复复讲都不明白,还不知道举一反三,这根本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反而伤了母子感情,于是我也就顺其自然了。
该来的总会来,摸底考试回家,孩子情绪不太好,我一看知道孩子肯定考的不咋地。也罢,毕竟是亲生的,该做的已经做了,这时只能听天由命。
两天后我被拉进班级群,同一班的还有另外两个同学,可惜平常学习成绩好的不在这,这说明我们所在的肯定不是重点班。不在就不在吧,但好奇心还在,到底有没有重点班?如果有又是哪个班呢?我微信了学霸的家长,打听他们所在的班级及同班同学,一看有好有差,当然都是根据平时的感官觉得的好差。难道学霸这次没考好?还是另一位同学做了黑马?重点班到底是哪个班?
好奇害死猫,一旦有疑惑,就在脑袋中生根发芽,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军训,忙问分班情况。孩子回来告知没有重点班,每个班都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
真好,一个月提着的心总算落下了,今晚应该能睡个好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