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了很多次发现:同学们在一起写作业,每当表扬其中的一位同学写作业认真、遵守纪律时,没有被表扬到的同学中总有同学会大声提醒我"老师我都完成半份练习了或者看我的作业也快写完了…”等,原本大家都还在完成自己的事,此时话头就会一下子被挑起来,非得叽叽喳喳讲会儿话才能再各自静下心做事,原本表扬某位同学表现好是为了激励所有同学,反倒起了相反作用…怎么会这样呢?我思考再三,那段迷惑的日子里,为了避免再发生这样的状况,我尽量不在同学们正写作业时急于表扬某位同学,而是改为耐心观察每位同学学习时的状态:谁今天数学计算时细心、谁做解决问题时有了新思路、谁的书写工整、谁完成作业时间比前一天提前了…”自己心里有数了,同学们完成作业放松时我再一一进行总结,结果发现同学们专心了、学习上配合了、每天都有小进步,这真是令我欣喜。
结合前面的的情况,我反复思考:原来每个同学都需要被看见、被认可,进而被懂得,对于他们来说,看见他们所做的努力是对其能力的认可,是隐性的鼓励,这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懂得,这种被看见有春风化雨般的力量,建立了我与同学们心灵之间的链接,是心灵的滋养,这才是他们愿意与我配合学习、逐步进步的动力之源。

这让我想起6岁那年,有一次爸妈下班晚了,看到弟妹饿的着急,我就第一次学着做饭,是站着板凳擀的面条,面条的味道已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一锅面条煮的有点儿糊糊了,然而妈妈下班回来却非常开心地夸我“长大了,会照顾弟妹、帮大人的忙了。”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愿意积极地帮父母分担家务啦。现在想来,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被爸妈看见了,爸妈的夸奖是对我的认可,我从中得到了鼓励、有了自信的原故呀!长大的过程中,每一次的改变、每一次方向的指引、目标的确定,都是在有意无意被看见的认可与激励中做出决定的…只是有一个怪象让人挺纠结:
我发现认可与鼓励多来自外界,而最具力量的来自亲人间的认可却极少,家人间的相互认可格外有些难,人们总是不擅认可彼此身边最近、最亲的人所为,这无形中让彼此为对方所为当成理所应当,彼此的努力被对方视而不见,成人、孩子皆如此:我们常听到家长们相互间数说自己孩子的不是,极少听家长客观地去描述孩孑的行为;常听伴侣报怨对方种种缺点,极少有对行为的客观描述,久之不良情绪慢慢堆积,最后导致家人内心的情感链接断裂,伴侣间情感疏离,父母与子女无法沟通…这些起因就是彼此缺乏被看见的认可,即所谓的不懂得、不理解吧,很可惜!
其实只要真诚、善良、多观察,被看见也简单。很多剧中有这样的情节:伴侣间一次次地争吵斗气,火药味十足,看似过不下去了,结果只要对方说一句“你辛苦了、让你受委屈了…”顿时会冰释前嫌;父母和孩子闹了矛盾,父母若真诚地对孩孑说“我看到你很努力、我知道你受到了伤害…”往往孩子会抱住父母大哭发泄…这些虽然是剧情,煽情却是现实的真实写照。的确,这种看似简单的语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能量呢?因为它能让对方感受到被看见、被懂得,这是每个人内心必不可少的价值需求,有了这个前提,人才有主动配合、积极做事的意愿,人与人之间才能真诚链接。
人一生处在各种关系中,为各种关系而存在,被看见对己对人都是滋养,是智慧、是能力,让我们彼此被看见、被懂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