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同事,他很优秀,特别是能做一手漂亮的PPT,PPT作为一种汇报展示材料,能更好的阐述他所做出的业绩。
他工作很认真,工作上也有思路,能力不错。
我与他在同一个办公室,他可能也觉查到了,他干了很多活,但是公司并没有给他相应的待遇。
我对公司职场的事情已经看透,我深知领导和同事说话背后的意图,所以,我不会听他们说了什么,因为无论说什么,彼此之间的“结构”已经注定,那么这就能够预见到他们的做法。
这位优秀的同事虽然能力强,却被领导控制地死死的,所以,我曾三、四次说道:
余此一生,为而又为,不知为何!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我对现实工作的看法,同时也是说给他听的,想让他自己思考一下。
有一天,我打电话找公司开收入证明,大家都以为他要贷款买房,我想了想,觉得有点不太对。
后来没过多久,他突然辞职了,而且很坚定。
他的离职让同事们议论纷纷,觉得不可思议,大家明明觉得他前途无限,但是我却觉得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他很快去其他地方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职位升了,薪资高了,我为他高兴。
他做出了选择,而大多数人还是在自己的生活中保持惯性。
惯性是物理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其实,人生亦然。
我们总是惯性的工作、生活,即便自己有时候内心挣扎过,但是强大的惯性让自己并不会做出改变,就这样很多人挣扎了一辈子,到暮年回想人生时只剩后悔。
正如《学经》所言:
每至岁末,常有伤恐,伤时光之易逝,恐日日之复为。
这种精神内耗会极大的消耗人的心力能量。
应该怎么办?
做。
我的那位同事内心曾挣扎过、痛苦过,但是无济于事,只有真正的去做,才能消除内心的彷徨,离职的行动就是做到了。
惹人忧伤者,未完之事也,故有劳而作,以去其挂碍。
心有所惊者,言出而行未践,虚言有伪也,故言行如一,以得心安神静也,
惹人伤悲者,痴迷妄思也,故知道而易行,是为得慧也。
简单解释一下:
让人忧伤的事情,是因为存在没有完成的事,所以要把该做的事做完,不要拖延,当内心惦记的事做完了,内心的挂碍也就消除了。
内心有惊恐的感觉,是因为你说过的话没有做到,总是提着一颗心,空话即是假话,内心会越来越不自信,所以,要做的就是说过的话就要做到,不然就别说,这样能让自己内心安稳元神宁静。
让人产生伤心、悲痛的情绪,是因为痴心、妄想、思虑过度,比如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过于着迷,无法自拔,所以学会的道理就要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才是智慧的做法。
“惹人忧者”、“心有所惊者”、“惹人悲伤者”,这些原因的背后是逻辑的,弄懂了上面的逻辑,并真正的做到,就能解决问题。
这里指出一点,我们遇到上面的这些问题是很正常的,毕竟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所以,当你出现了问题,你要剖析、深挖根源,而不是自责、自否、自怨自艾、妄自菲薄,
《学经》说:
治病者,一曰消,二曰和,消者,散之减之,和者,损之补之。
不管是“散”、“减”、“损”、“补”,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平衡”。
如何达到平衡?
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守中”。
“守中”的方法我以往的文章多次提到过,这里就不再展开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搜。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