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与小莉聊天,她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已经被记录给绑架了。
26日,还是小莉,她看了我的时间记录之后提醒我:你的记录太琐碎了,对学习成长没什么帮助。
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时间管理的本质或者终极目的是什么?是纯粹为了“管理好”时间吗?肯定不是。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为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服务。
最近发现自己的成长速度明显放缓,这说明我的时间“管理”的并不好,我开始寻找突破口。
从时间管理转为心流管理
阳志平老师在其公众号文章跨年答疑(5):生活十二问中,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以第一人称转述如下:
我之前断断续续效仿柳比歇夫记录时间有一段时间了,情绪稳定时问题不大,但一遇到负面情绪,时间记录就被遗忘了。这些负面情绪消耗了我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我尝试过用“进取型”思维提醒自己,但当消极情绪占了上风时,这个方法就瘫痪了。
阳老师的回答中提到了他对于时间管理的独特认知,对我启发很大。
不建议做太精细的时间管理,如果你一天花费在时间管理上的时间超过25分钟,那么意味着你生活的复杂度太高了。放弃琐碎的时间管理,转而计算每天能产生几个心流时间。如果你一个星期都很难产生一次心流,这意味着你活得有点累。而假如你发现一天能产生3-9次心流,你会过得更开心。
这段话说的不就是我吗?我的时间开销记录簿上记录的内容就是很琐碎,而之前我美其名曰“勤于记录”,有点“自欺欺人”了。
众所周知,即使是同一个人,一天当中时间的使用“质量”也是大有区别的,人处于心流状态时最有创造力。因此,“心流时间”才是我们一天当中的黄金时间。我之前最大的错误就是平均用力,什么都记录,这样反而分散了注意力。把80%的精力投资在20%的心流时间上,这才是最佳策略。
从时间管理转向目标管理
小莉的话让我意识到:我并没有将时间管理与目标达成结合在一起——这可能是我成长速度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人年少时就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事。比如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19岁时就制定了“人生50年规划”:
无论如何,20多岁,正式开创事业、扬名立业;30多岁,至少赚到1000亿日元;40岁,一决胜负,为干出一番大事业,开始出击;50多岁,成就大业;60多岁,交棒给下任管理者。
这些目标他都实现了。但我们知道大多数人对未来的愿景是很模糊的,我们没法像孙正义那样预言今后几十年的人生。没关系,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可以过另外一种人生。
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先后创建两家企业。1959年,27岁,创建京瓷公司,生产精密瓷质材料。1984年,52岁,创建日本第二电话电报公司。这两个公司后来都跻身于世界五百强,经历两次石油危机、金融危机、日本经济泡沫,但从未亏损。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最有名的莫过于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忘却感性的烦恼。
排名第一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稻盛和夫在创建京瓷之初就提出来了。
创业初期,稻盛和夫常常会琢磨关于未来的问题,但这样的思考往往无疾而终。后来,他不再思考那些不切实际的问题,转而将目光聚焦于当下的每一天。他的做法很简单:以一天为单位,将目标细化。今天的目标今天一定要完成,每天要比前一天进步一点点。进步的同时,要不断地反省并改进。
就这样,奔着每一天的目标去,让每一天都有所创新,就会天天前进,天天获得积累。为了达到目标,不管外面刮风也好、下雨也好,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先是坚持一个月,再坚持一年,然后是5年、10年,锲而不舍。这样做下去,你就能踏入当初根本无法想象的境地。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当未来的路不够清晰时,着眼于当下的每一天,日复一日每日精进,也是相当了不起的。
核聚老师说,如果像稻盛和夫那样,每天坚决完成目标,而且每天都做一点改良。这就相当于把多米诺骨牌中的骨牌依次放大。如果这一点改良能够达到10%,几十块骨牌之后,能量可以放大上亿倍。
一块多米诺骨牌可以推倒与之相邻的另一块尺寸比它大1.5倍的骨牌。依次排列到十几块之后,骨牌已经变成了庞然大物。经过计算,第13张骨牌倒下时释放的总能量比第一张牌倒下时整整扩大了20多亿倍!
受此启发,我决定舍弃之前低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将精力聚焦于当下的每一天,每天不折不扣地完成既定的任务,为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
从记录琐碎转为记录学习成长
上文提到,小莉指出我的时间记录过于琐碎,这促使我思考新的替代方案。恰好那天读到核聚老师的一篇文章进步本究竟什么样,里面提到的“进步本”让我有了新的想法。
进步本的含义是,进步是学习的根本。因为,没有进步,学习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所有的想象都成了幻想。
据核聚老师所说,进步本适用于一切知识和技术的学习,适用于一切考试准备(中高考、考研、公考、资格考试等等,包括驾照笔试)
进步本的操作并不复杂,只有简单的三句话:
第一步,记录阶段,尽量记录下当天你认为你学到了、弄懂了的东西,这些是你的潜在进步。
第二步,复习阶段,及时的周期性复习记录在进步本上的内容,通过不断的重做、复现、标注,直到记住,直到不忘,直到理解,你会感受到踏实的进步。
第三步,应用和检测阶段,在自测、考试、讨论、教别人,或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记录本上所学内容,你的进步有了客观的检验和标志。
进步本的最大优点就是:它实现了学习过程的可视化。
一天学到了多少东西,一目了然。即使每天记录5页,晚上睡觉也很踏实。一年就是1825页,算算,抵得上多少本书的内容。
核聚老师告诫我们,无论你在学什么,如果方向和目标定了,那么,切记:
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点滴,其他的都是杂念。
念起是病,不续为药。
进步是一切学习的根本。我很赞同核聚老师的看法,自己之前就是因为沉迷于低效的学习方法中不能自拔而导致成长停滞。
如果没有进步,那学习还有什么意思?
参考文章:
跨年答疑(5):生活十二问
进步本究竟什么样
缩短自己与目标之间的一点一寸,不再去在意别人的进度
那些目标狂人:如何把遥遥无期的目标变得触手可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