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235)

详注《随园诗话》(1235)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12-30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五·二四】

诗人能武艺,自命英雄,晚年有王处仲击唾壶之意。许子逊《咏飞将》云:“垂老犹横,穷愁未废诗。荐章终日上,不到傅修期。”沈子大《咏怀》云:“落笔一身胆,结交寸心血。”薛生白《咏马》云:“尔不嘶风吾老矣,可知俱享太平时。”

王处仲,即王敦(266—324),字处仲,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东晋宰相、权臣。王敦出身士族,西晋末为琅琊王司马睿大将,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握重兵驻武昌。后拥司马睿为帝建东晋,升任大将军、荆州牧,与王导分掌军政。后以司马氏抑制王氏势力。于永昌元年(322),攻入建康,谋夺司马氏政权,后回屯武昌(今湖北鄂城)。太宁二年(324),明帝乘其病危,下诏讨之。王敦再次进兵建康,病死军中。王敦善书法,唐·张怀瓘《书估》列其书法为第三等,《宣和书谱》评曰:“敦初以工书得家传之学,其笔势雄健。”《淳化阁法帖》卷二有王敦草书《蜡节帖》,此帖于血肉丰满、气象雍容之中寓雄健之姿,颇有功力。

击唾壶,典故。《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遂引刘隗、刁协等以为心膂。敦益不能平,于是嫌隙始构矣。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晋代王敦,字处仲,官至大将军,有意专制朝廷而为晋元帝所抑,心中不平,常咏曹操“老骥伏枥”诗句,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后世用作咏叹壮志难酬的典故。

许子逊,即许廷鑅(生卒年不详),字子逊,号竹素。清长洲甫里(今江苏苏州甪直)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雍正五年(1727)任福建武平知县,按图勘理与广东平远接壤定界。后以张廷枢案革职。乾隆中主持广东韩江、太仓娄东等书院讲席,归居昆山陈墓(今昆山锦溪镇)。精弓马,能击剑夺槊,足迹遍四方,交海内名士。诗尊唐黜宋,工五律、七绝,颇多丽句清辞。晚年与沈德潜、王昶相往来。有《竹素园集》。

槊,音shuò,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同“矟”。槊由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柄一般长六尺。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的长度,即可用于骑兵持槊冲锋、又可舞槊横扫。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槊出现于汉朝,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发展为。主要种类有:马槊、步槊、杂槊。

荐章,音jiàn zhāng,是指推荐人材的奏章;举荐文书。唐·王周《自喻》:“性拙绝不佞,才短无馀地。前年会知己,荐章实非据。”宋·曾巩《送宣州杜都官》诗:“荐章交论付丞相,士行如此宜名卿。”

傅修期,即傅永(434—516),字修期,清河郡贝丘县(今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向阳村)人。北魏时期名将。傅永有力气胆量,功夫过人。起家城局参军,降归北魏。授治礼郎,赐爵贝丘县男,加授伏波将军。迁中书博士、议郎、考功郎中,迁大司马从事中郎、任城王元澄长史、尚书左丞。出任豫州(王肃)长史,多次打败南朝军队的进攻,授汝南太守。迁太中大夫、秦梁二州事刺史,镇守汉中。晚年还归京师,授恒农郡太守,支持中山王元英攻打钟离,治理南青州、南兖州地区,授平东将军、光禄大夫。熙平元年(516年),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获赠安东将军、齐州刺史。

沈子大,即沈起元(1685—1763),字子大,号敬亭,小名传时,江南太仓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擢员外郎,以知府发福建用。雍正间,历福州、兴化、台湾知府,均有建树。高宗即位,起江西驿盐道副使。乾隆二年(1737)擢河南按察使。七年(1742)迁直隶布政使。九年(1744)内转光禄寺卿。十三年(1748),移疾归。为政清明干练,心系百性,敢担责任。工诗。著有《敬亭文稿》、《诗草》、《桂轩诗草》,另有《周易礼义集说》、《周易洗心》,《四库全书》著录。

薛生白,即薛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以字行,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清代吴县人。与叶桂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薛生白并非专一业医者,但他于湿热证治特称高手,所著《湿热条辨》即成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甚大。又尝选辑《内经》原文,成《医经原旨》六卷(1754)。唐大烈《吴医汇讲》录其《日讲杂记》八则,阐述医理及用药;另有《膏丸档子》(专刊稿)、《伤科方》、《薛一瓢疟论》(抄本)等。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 详注《随园诗话》(928)

    【原书卷八·三八】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内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23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vh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