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引起热议。
该剧讲述一位全职太太罗子君沉溺在养尊处优的生活中,丝毫没有察觉到潜藏的婚姻危机。直到某日丈夫陈俊生提出离婚,一切归零后,在闺蜜唐晶和职场牛人贺涵的帮助下打破困境,进入职场,走向人生下一程的故事。
庆幸的是罗子君在职场优秀朋友的的帮助下获得突围,获得后半生的主动权。而相对于罗子君的幸运,其实很多人没有那么幸运,不可能获得直接经验,需要在前人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自我探索,自我认识世界,摸索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浪费和时间。
如果有机会了解这些有工具,可以减少求职走弯路或者失败的几率。
1、ABC情绪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创建的。在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简单点说,并不是某件事本身产生某个结果,而是参与其中的人对该件事的看法,才会产生某种情绪和行为结果。
如某位朋友失恋了,情绪低落,无法专心工作。对于失恋的年轻人来说,失恋只是一个诱发事件A,结果C是他情绪低落,生活受到影响,无法专心工作;而导致这个结果的,正是他的认知B他认为自己付出了一定要收到对方的回报,自己太傻了,太不幸了。若他转念一想,这样不懂爱的女孩不值得自己去珍惜,现在她离开可能避免了以后她对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那么他的情绪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差。
可见,对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在求职中,因为某个问题导致求职,而你一直纠结其中,自怨自艾,还不如转念一想或许这个工作面试者没来得及发现我的优点,错过你,是公司的一大损失。转变看法,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了,又有动力继续下一场求职了。
适用领域:面试过程中、求职过程中心理调节。在求职过程中心理状态是重要影响因素,一定要多多使用该工具,调整自己心态。
因为心理状态是一个持续影响过程,所以放在首要位置进行阐述。
2、STAR法则
STAR法则是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四项的缩写。STAR法则是一种常常被面试官使用的工具,用来收集面试者与工作相关的具体信息和能力。
正因为这是面试官常用的工具,所以我们在准备简历和面试的时候就要“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你求职前你要按照同样的逻辑进行有的放矢的准备。比如你在撰写某段经历时,或者在描述某段经历都要有意识的从这四个角度去表达问题。比如,你要想清楚某个经历是在某个背景下产生,你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完成那些任务,达成了什么结果,或者说取得什么的业绩。如果照此逻辑处理的话,相信面试官对你还是多看一眼。
适用领域:简历撰写、面试项目介绍等。
3、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是美国军队所创。如果用过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Why),怎么做(How),在何时(When)何地(Where)由何人(Wh0)来做,做到什么程度(How much)。
七何分析法有助我们检查自己死老问题遗漏之处,可以我们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而这在要求很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类工作中很有用处,当然在求职过程中,你也需要多次使用这个分析法。
尤其,是在面对比较追求从细节探求应聘者能力的面试官来说比较突出。往往都是通过问些项目细节问题,判断你简历中描述的事情,掺杂的水分有多少。如果你在面对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提前通过该分析法,对你自己所有项目来一次全面的思考,那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适用领域:准备简历和准备面试过程中。
4、SCQA框架法
现在很多企业面试过程中,都喜欢采用群面或者准备演讲的方式去甄别某些面试者是否合格。惯用的方法是给一个议题或者主题,让面试者在极短的时间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看法,那SCQA框架法就有极大用处。
SCQA框架法最早时出现在麦肯锡高管的巴巴拉·明托《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所谓SCQA叙事结构就是: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的情景,事实引入。
C:complication(冲突),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
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而这种叙事架构,就使用准备PPT演说或者发表自己的开发,通过一个引子,一如冲突,提出问题,最好给出方案。当你这个方程式表达出来,终归八九不离十,毕竟这个方法都是经过顶级咨询公司,多年在市场和客户中锤炼中获取的心得。
适用领域:群面演说中。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面都是一些工具,我们要善用且要融合去用,定当助一臂之力。求职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过程,思考越多,时间越多,经历越多,伴随的痛苦越多,当然收获也更多。就如李宗盛的《山丘》所写: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求职路上每个障碍就是一个山丘,翻过了,在心底留下一阵阵喜,很暖心,很暖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