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风语阁壹 窗 丝 语
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读《黄帝内经》素问 至真要大

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读《黄帝内经》素问 至真要大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2-11-25 14:07 被阅读0次

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黄帝道:什么是幽明?岐伯说:两阴之气都尽就称作幽;两阳之气相合就称为明,幽和明配合阴阳,就有了寒暑的不同。

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黄帝道:分至是什么意思?岐伯说:气来叫作至,气去叫作分,气至之时其气是相同的,气分之时其气是不相同的,这就是天地的一般规律。

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已知之矣。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黄帝道:你说春秋之气开始于前,冬夏之气开始于后,这我已经知晓了。但是六气往复运动,主岁之气又变换无常,其补泻的方法应怎样?

岐伯曰:上下所主,随其攸利,正其味,则其要也,左右同法。岐伯说:司天在泉,上下都有所主,应该随其所利而用补泻,考虑适宜的药物就是治疗的要点。左右间气的治法与此相同。

《大要》曰:少阳之主,先甘后咸;阳明之主,先辛后酸;太阳之主,先咸后苦;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大要》说:少阳主岁,先用甘药,后用咸药;阳明主岁,先用辛药,后用酸药;太阳主岁,先用咸药,后用苦药;厥阴主岁,先用酸药,后用辛药;

少阴之主,先甘后咸;太阴之主,先苦后甘。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少阴主岁,先用甘药,后用咸药;太阴主岁,先用苦药,后用甘药。辅以有利的药物,资助其生化之机,这样就算是适应了六气。

(原文)

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

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已知之矣。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岐伯曰:上下所主,随其攸利,正其味,则其要也,左右同法。《大要》曰:少阳之主,先甘后咸;阳明之主,先辛后酸;太阳之主,先咸后苦;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少阴之主,先甘后咸;太阴之主,先苦后甘。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

今天学习了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读《黄帝内经》素问 至真要大

    “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黄帝道:什么是幽明?岐伯说:...

  • 说白黄帝内经08:阴阳之要诀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继续读的黄帝内经原文,读的还是生气通天...

  • 病机十九条

    “病机十九条”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该篇首先提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及“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论断,...

  • 2019-11-23

    (《素问·至真要大论》) 帝曰∶天地之气,何以候之(《素问·五营运大论》此欲因脉候以察天地之气也。)岐伯曰∶天地之...

  • 道家秘传强肾功,一招治肾虚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 ...

  • 读《从头到脚说健康》笔记28

    第六章:胸腔 2、腠理常见病 2)皮肤病 (1)皮肤瘙痒与疮疡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 《黄帝内经·调经论第六十二》动态的治愈

    《黄帝内经·调经论第六十二》 【原文】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 偶读《黄帝内经》10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解读:古...

  • 权(南)与衡(北)

    [scale]∶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权,称锤;衡,称杆 1.《素问·至真要大论》:“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不得相失也...

  • 十九条病机歌诀

    《素问·至真要大论》要求我们 在诊断疾病的时候要:“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要:“谨守病机,各司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读《黄帝内经》素问 至真要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yj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