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我是你的港湾
关于西晋灭吴的问题

关于西晋灭吴的问题

作者: 可可西里的UFO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02:16 被阅读255次

    司马昭于263年灭蜀,264年被加封为晋王,然后265年就追随他父兄的脚步归西了。

    司马炎265年继承晋王的爵位,与曹丕类似,他很快就让曹奂禅位给他,建立了晋国。

    曹丕从魏王到魏帝,是延康元年正月到十一月,忍了十个月。

    司马炎从晋王到晋帝,是咸熙二年八月到十二月,只忍了四个月。

    司马炎比曹丕还是急了点嘛!

    其实司马炎即位的日期,也就是咸熙二年的十二月丙寅,在公历上已经是266年的2月8日。

    虽然我们一向是认为曹魏265年灭亡,西晋265年建立。毕竟咸熙二年的大部分时间,还是265年。

    这就是公历与农历的不同,没什么深究的。

    ————————————————————————————

    司马昭在灭蜀之后,曾经在咸熙元年(264年)十月给孙皓写了封信,表示了自己统一天下的决心,不过并没有在军事方面有太大行动。半年后的咸熙二年(265年)四月,孙皓遣纪陟出使魏国。八月,司马昭就886

    所以,司马昭是没有时间伐吴的,虽然他在之前有灭蜀之后三年顺道灭了吴国的打算;然而灭蜀之后实在是要整顿自己的内务,没时间搭理东吴了。

    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

    司马昭的内务主要是:利用在灭蜀前后建立的功勋,摆脱之前【弑君】的政治危机,顺利的接受了相国和晋王的位置(灭蜀之中),然后进封晋王(灭蜀之后),为他的嬗代计划铺路。

    (详情见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第二章 魏晋嬗代史考辨·第四节 伐蜀之役与司马氏内部的矛盾》)

    ————————————————————————————

    司马炎和司马昭的情况差不多,他前期也没太大心思放在伐吴上。毕竟吴国灭亡是早晚的事,再加上西晋公卿确实大部分不思进取,作为皇帝的他并不算很是忧虑。他在称帝之后首先处理的还是各种内务。比如西晋诸侯王的安置问题,特别是他的弟弟齐王司马攸的问题。

    至于伐吴方面,司马炎先是在泰始五年(269年)让羊祜出镇荆州,其后并没有太大动作,羊祜与陆抗的对峙也没有占到便宜。一直到咸宁二年(276年)十月,羊祜被升任为征南大将军(这可理解为是司马炎伐吴的信号),

    而司马炎之所以在咸宁二年考虑伐吴,无非是因为他的权威受到了威胁。

    (详情见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第四章 武帝与新旧政治的转折·第一节 咸宁二年:不起眼的转折之年》)

    羊祜于276年上书伐吴(陆抗已于274年去世),不过被贾充等人极力反对,只有杜预、张华赞同。司马炎只好搁置,当时西北战场很不稳定。史学界有学者认为,贾充等人反对羊祜伐吴,是为了阻止羊祜进入权力中枢。

    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杜)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

    咸宁四年(278年),羊祜去世,临终推荐杜预自代。

    咸宁五年(279年),王濬、杜预上表伐吴,贾充等又是不同意,不过这次司马炎很生气,其意见被驳回了。

    初谋伐吴,紞与贾充、荀勖同共苦谏不可。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大举伐吴。

    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吴亡。

    (详情见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第四章 武帝与新旧政治的转折·第二节 齐王攸的问题再探讨》)

    综上,灭蜀之后(263年)的十来年,司马昭与司马炎的前期,司马集团根本没想灭吴国。即使在交州战区西晋有了很好的优势,完全可以从荆州怼吴国,那时候司马炎也没打算平吴。

    直到咸宁二年(276年)司马炎才着手真正伐吴。然后咸宁五年大举伐吴,不过四个月,吴亡。

    所以,不是吴国撑了十六七年。

    而是人家之前十几年根本没打算灭他。

    是没打算啊,司马炎完全是不思进取,为什么要打东吴,自己的皇位天天被司马攸威胁着,还有心思打东吴?

    没打算动他和没准备好动他应该是不一样的吧?

    这不能说不思进取吧?毕竟司马炎知道吴国几斤几两,司马攸先前比较受司马昭疼爱,他的内变才是真的有威胁。攘外必先安内,这道理司马炎肯定懂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西晋灭吴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bd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