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岁末,庚子年初,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从湖北武汉打响了,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公民,一位人民的教师,我的生活是怎样的?
还是先从大年初一那天说起吧!按照以往,这一天是携儿带女回家给长辈拜年的。可老公从单位回来后,就告诉我,今年不能回家了,听他说到新冠肺炎的严重性,我急忙打开电视希望听到权威的消息,不信谣、不传谣,这是公民最起码遵守的社会规则。得到确切消息后,急忙给老家的长辈一一打电话说明了原因,并进行了电话拜年问候。
接下来的时间里,响应国家号召,待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做好防护工作,争取不给国家添乱。这期间学会做好几道美食,每天除了关注疫情变化之外,在厨房里演奏着锅碗瓢盆的协奏曲。难道食烟火味的女子,不是更有魅力的女子?
家庭主妇和语文老师双重身份切换自如,是每天都要并列进行的。
两个多月来,按照放寒假时自己制定的计划,每天练习一张书法字、读几页专业书籍、写一篇文进行着。从2020年1月17日,至今,日不间断的练习书法,已经接近100天。啃读《唐宋词十七讲》《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以及《自卑与超越》等书籍。读书是输入,是吸收;写作是输出,是表达。读完后,及时在简书上记录下自己的感悟。读于永正老师的文集,我写了《跟着名师学做师》14篇读后感。读了叶嘉莹老师的《唐宋词十七讲》写了5篇读后感悟。近段时间读《自卑与超越》我写了4篇读书札记。书写,不为立传,只为反观自己留下的一个个脚印;记录,不求扬名,仅图回望生命的枝头,每一季可有花朵绽放。新教育首席培训师飓风老师的这句话道出了我每天坚持的原因。网课开始,每天借助cctalk平台,享受名师大咖们的饕餮盛宴。“河南教师读书会”的“布客说”让我着迷;“云伴读”使我不孤独;“未来学校”,让我们预见更好的教育;“新教育在银河”在朱雪晴书记带领下感悟“银河”人的教育情怀;“飓风老师的新教育教室”手把手教你打造完美的教室;“大疫面前,勇敢成长――青少年生命教育”关注生命;“新教育经典”参加新教育线上开放周活动;“名师课堂”和王崧舟老师、武凤霞老师、张学伟老师等,学习语文课堂的教育智慧……网上学习观后感12篇,留下了我的学习足迹。微信群里参加了几个读书群,几个课堂研讨群、一个暮省日更群,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每天忙碌着,充实着。
修炼自身成就更完美的自己,朝着自己的梦想砥砺前行。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时时提醒我不忘初心。每天督促学生在“班级小管家”里进行着读书、写字、阅读的打卡。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疫情发生后,除了给孩子们普及一些防护知识之外。我把自己的计划搬进了微信群里。每天分享自己在简书上写的文章,练习的书法。群里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练习书法和阅读队伍中来了。文萱同学,每天早上是第一个完成“诗歌天天诵”“名著天天读”“书法天天练”的孩子。心怡和梓睿两个女孩子还把自己的日记用读写绘的形式记录下来。心怡同学晨诵完汪国真的诗歌,仿写出《眺望远方》《感谢》等诗歌。邵涵的书写越来越工整、越来越规范了!佳琪、佳新、宸溪、启源这几位同学在默默地坚持。老师相信,只要上路总会遇上庆典。让我深感意外的是,我的这一做法,竟然吸引到了其他班级的孩子,每天看着这位从没谋面的一鸣小姑娘在群里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听着她诵读的晨诵内容,我是满满的成就感。网课开始,为了方便家长督促孩子打卡,在钉钉群里发出打卡任务,手把手教家长和孩子们操作。网课学习其间遇到的问题,及时反思及时总结,并形成一万三千多字的“停课不停学”教学随笔。
宅在家里的日子,我的生活变得简单,收获了体重的增加,收获了精神的丰盈。上了一节国培优秀学员展示课;在“叙事者”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参加了单位举行的诗词大会、晒美食竞赛;提交了一份阅读指导设计。得到了领导、同事、朋友的肯定和鼓励。这些额外的奖赏,让我感受到做教师,是如此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