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论罚——读《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论罚——读《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作者: 十年一觉扬州梦_a7f1 | 来源:发表于2020-08-06 22:12 被阅读0次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只爱不自责。故去彼取此。

译文:

人民一旦不害怕统治者的威势,则更大的祸乱就会随之而来。因此执政的人,不要逼迫人民的生存,使他们得不到安居;不要压榨人民的财货,使他们无法安生。能如此,人民才不会厌恶你,才不会带来莫大的祸乱。

所以,圣人虽是自知己能,却不自我显扬;虽自爱己力,也不自显高贵,只是采取“无为”、“处下”的态度顺民而已。取此而舍彼,又怎会陷民于不安?

引语:

这一章是讲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极为透辟深刻,可以说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写照。中国历史上,民众是讲礼义的,不轻易犯上作乱,但是到了王朝末日,压榨太甚,毫无生路的时候,民众便会揭竿而起,用暴动反抗专制压迫。“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这真是至理名言。民众在一般情况下畏惧权威的,包括贵族、官吏和司法,但是压迫过甚,已经忍无可忍,民众便不再畏威,这时候大动荡大祸乱就要来临了。如果能在司法体制范围内解决民众的疾苦,民众便不会诉诸暴力。统治者不厌弃民众,民众也不会厌弃统治者。其实民众的要求并不高,不要压迫人民的居处,不要压榨人民的基本生活,要使人民的生存需要得到起码的满足,这并不是很难做到的。如果统治者奢侈浮华,铺张浪费,不惜民力,只顾享乐,那么必然加重人民的负担,甚至使人民活不下去,逼着人民起来造反。林冲是逼上梁山的。历史上一切农民起义,都是统治者压迫剥削逼出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罚——读《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fk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