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自己小气,对外人更吝啬,跟葛朗台一模一样。
沈众是南北朝人,出身士家,梁武帝赞其“文采飞扬,无愧于祖辈”。
沈众有学问,治军严明,与叛军对峙,军容齐整,叛军十分惧怕,因此名望雀起。因为知名度高,政权由梁更迭到陈时,陈高祖升他为中书令,常给厚赏,超过其他人。
意外的是,一个生活习惯却给他惹来杀身之祸,这个习惯是节俭。只不过,沈众的节俭达到令人反感、厌恶的地步。
因为祖上多年为官,沈众家底丰厚。按理说沈众的日子应该过得非常滋润,可他偏偏弄成乞丐似的。上朝时,其他大臣穿绫罗绸缎,沈众只穿布袍和草鞋,还用麻绳当腰带。议政时,他常鞋帽提在手上,是担心穿戴上会磨损。别人莫名其妙,连皇帝也认为他有损朝廷形象,但碍于情面不愿点破。
有一次,皇帝派沈众监管太极殿的修建,工程强度大,不到吃饭时间,其他官员又累又饿,沈众却独自到一处僻静地方,从包裹里拿出干鱼、蔬菜吃起来,全然不理睬同事们。官员们气得咬牙切齿,有人说他的行为辱没了读书人的斯文,有人上书告状,批评他自私自利,吝啬至极。
沈众性格倔强,虽说书读得多,文章写得好,可心胸狭隘,容不得别人批评。他自认没贪赃枉法,节俭也好,吝啬也好,都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是那些人嫉妒心作怪。于是,他也气呼呼地找到皇帝喊冤,要求皇帝给做主。
皇帝既不说其他人有错,也不说沈众做得对,只在中间打哈哈。沈众见皇帝不为自己做主,便由怨生恨,对皇帝也不满了,经常在朝堂之外诽谤诋毁朝廷。沈众的人缘本来就差,说话又不注意场合,这下好了,马上被检举给皇帝。皇帝勃然大怒,找机会将他赐死。
沈众到死也不明白,自己生活节俭,犯法的事不做,招谁惹谁了?其实,沈众死得也不算冤枉。古代不少清官如沈众一样生活俭朴,却受人爱戴,他们和沈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自己吝啬,却能宽待他人,为官清正廉明,造福百姓,不计较个人得失,百姓拥护,朝廷满意,连同仁属下也心悦诚服,这才是官员的节俭之道。而沈众如葛朗台一样,对自己小气,对外人更吝啬,家藏具财,却不肯拿出一分救济外人,又怎么能和一心为民的清官相提并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