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关中时代(公元前771—公元189年,秦到东汉)
第一章 得关中者得天下(公元前771—公元前221年)
关中平原四面环山,有关中四塞,得关中者便可得天下。春秋与战国时期战争的最大区别就是战国以杀伤对方有生力量为原则(有号称“京观”的人头塔遗存)。秦国从关中和四川发动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利用长江发动的战争,取得了楚国西部,用长平之战消灭了赵军的主力。
秦汉时期最大的军事密码就是:扎根关中,先取四川,同时拥有关中与四川,占据上游,再从北、中、南三路依次打击中原。
公元前771年,西方蛮族戎狄联合申候与缯国占领了关中平原,迫使周平王撤离,逃向河南洛阳一带,东迁后史称为东周。在此过程中,秦襄王率军护送周平王东迁,周平王则许诺秦襄公收复关中平原西部,可将此地作为他的封地,这次分封为未来留下了巨大的变数。
四面皆险的关中平原
商周时期,关中(西)与中原(东)的分界是以函谷关崤山为界,西为关中,东为中原。中原部分土地适合耕种,但缺乏地理上的安全性。商代首都“大邑商”(安阳殷墟)西为太行山脉,东面是黄河(与今日河道不同,在天津入海),在黄河从北改向东流的平坦的过渡地带,是从南方进攻大邑商的致命通道,周武王就是通过这个路线攻克大邑商,建立了周王朝。
与崤山以东无封闭防御地貌不同,崤山,函谷关以西却是天然的防御宝地,盆地正中是关中平原,有泾渭两河谷组成,适合农业生长,南方为秦岭,北方有被称为北方山系的山脉,西方为南北走向的六盘山(北方为六盘山,南方是陇山),东方黄河以南是诸多小山脉,黄河以北是太行山,中条山,四面环山形成了天然屏障。当然在群山中存在的几条孔道,这便是著名的关中四塞:
东为函谷关,是在现河南陕县与灵宝之间的一条巨大的冲沟,是关中到中原的必经之路,中国古代著名的连接两京(长安与洛阳)的大道便经过了函谷关(关中盆地沿渭河入黄河谷地,顺函谷关进入三门峡一带,离开黄河河岸,向南突破小秦岭与崤山,进入洛阳)。
南方翻越秦岭有几处孔道:从关中到汉中,然后再进入四川的有:
宝鸡附近的大散关(故道),可进入甘肃南部;
褒斜道:散关道以东,北面的斜谷与南面的褒谷,两条山谷纵切秦岭;
傥骆道:褒斜道以东,傥谷与骆谷;
子午道:再往东,子午谷沟通关中与汉中;
继续向东,经过蓝田与武关,前往襄阳的山谷称为武关道。这也是第五条,沟通了关中与湖北,不经中原直上南阳斜插秦岭,进入关中。
商周时期最有战略意义的是故道与武关道,其余各道路险阻并不适合大军行为。
在西北方,六盘山脉深处,从贺兰山沿黄河至中卫,再由中卫沿清水河即可进入固原地区,继续南下,越过六盘山的几道黄土山梁,经径河支流在平凉与泾河汇合,这便是从固原到泾河的六盘山的著名的军事要地,史称”三关口“,其西侧则为萧关。
以上便是关中四塞:函谷关(东),武关(东南),大散关(西南),萧关(西北)。即便如此,关中平原也并非固若金汤,如犬戎对固原的占领,以此为前哨,攻克了萧关,造成了西周的灭亡。
秦国:从化外到关中
中国从战国时期就有割下人头聚集成塔的习惯,燕下都京观的发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者猜测此处京观最有可能的战争燕王哙三年(公元前318)年子之之乱。
人头墩的发现向人们揭示了另一个战国时代的战争秘密:那便是战争最终变成消灭对方的国家以及杀光对方年轻人的残酷现实。
秦襄公时期开始,秦人迫于关中盆地犬戎的压力,开始将势力向平原移动。秦文公时期的汧渭之会使其控制了关中平原西部。公元前697年,周平王时期终于占领了整个关中平原。与秦国接壤的魏国和楚国却对秦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公元前403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从地理位置来说赵在东部,不与秦接壤。魏国领土最为分散,顺关中平原东北方向的一个缺口可以从陕西的关中平原越过黄河到达山西的汾河谷地。秦国若想保护疆域安全,就必须全部占有黄河以西的土地。但魏国国君魏文侯文才武略,他重用名将才臣,并将秦国的关中平原作为主攻方向而避免与其他山东五国斗争,他将防线推进了泾河一线,筑起长城,加强了对黄河以西地区的控制。同时韩国占领函谷关东侧土地,西侧为魏国,秦国失去了对函谷关的控制,另外,因为武关,秦国也无法威胁到楚国。这样秦国便无法插手中原事务,更被当作夷狄,向东扩张便成了当务之急,首先必须打开函谷关或武关,并占领魏国的河西之地。
秦国建立了为战争服务的财政和社会系统,并采取了消灭六国有生力量的方式,妄图使六国出现崩溃,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了专门为战争服务的财政机器。其主要内容有:一:在地方上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郡县制和什保制度,第二:控制粮食流通渠道,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第三:是实行军爵制,第四:鼓励六国向秦移民。
当军事体系建立后,秦国开始了对外扩张,夺取了几个要塞,夺取了魏国河西之地的战争最能表现商鞅的谋略。
在魏文侯之后的几代国君时常挑起在韩、魏、赵之间的争斗,并因对方用计谋逼迫庞涓自杀,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被齐国击败。在河西一役中,因商鞅扣留公子卬使魏军大败。魏国在割让河西所有土地后不得不迁都大梁,秦国因此占领了韩国和魏国在函谷关一带的战略要地。此时在南方秦国在武关一带修筑关塞。从此秦国占领了关中四塞,准备进军四川。
四川:天下之砝码
秦惠文王九年商鞅被杀。苏秦在六国游说进行合纵。此时秦国东面的韩国攻打秦国,而巴国、蜀国之间的争斗却是需要用兵的事件,在朝堂上便出现了两派对:伐韩派(张仪)和伐蜀派(司马错)。
张仪认为韩国地理位置重要,战国中后期,韩国与失去了河西地区的魏国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七国之中心,虽然面积狭小,军事力量弱,仍可称为天下之枢,是关中平原前往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当时有两条路:一是走函谷关的大道,二是黄河与中条山,太行山之间的狭长通道,皆在为魏、韩领土之内),燕赵通往楚国之路同样要经过韩、魏,故韩魏为天下之枢纽之地。
张仪之所以主张伐韩,是想先进攻韩国,或可联络魏与楚,共同击败韩国,同时出击洛阳,胁迫周天子,如此可取得天下之枢的一半。四川为蛮荒之地,地理遥远,与周边联系松散,先取四川意义不大。
司马错主张伐蜀,最主要是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秦国土地不多,兵不够强,国家也不够富裕,此时伐韩易暴露一统天下的行为,从而使各国联络起来攻秦,更无法达成目标。唯一的道是走间接战略--伐蜀。蜀地的财富可以秦统一中国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样蜀地的军事战略位置也很重要。楚国在长江与汉江的下游地区,上游就是汉中和蜀地。对于汉中与属地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压制楚国。
幸运的是,秦国最终采纳了司马错的伐蜀建议。
武灵王:河套大迂回
在秦国迂回四川之时,赵武灵王也发现了一条迂回袭击秦国的通道,并冒险进入秦国以探虚实以及地理情报。
在赵武灵王时期,关中四塞已经成型。武灵王发现只有从北方塞外进入河套地区,然后翻越北山山系,才能绕过武关与函谷关进入关中平原攻打秦国。在赵国北方有中山等白狄国家,更北方还有胡人,为增强赵军的战斗力,赵武灵王进行了战国后期最著名的一次军事技术改革:胡服骑射。经过十余年征战,赵国灭了中山,进入胡人疆域,不断推进到黄河河套以北,到达米脂,延安,初步具备了打击秦国的能力。但不幸的是赵国的对外扩张在赵武灵王被饿死后成了泡影,而他的发现却成了秦国防范北方匈奴人的运兵道--秦直道。
统一的代价:长平枯骨与郢都赤地
在抗击秦国的战争中,韩、赵、魏损失最为惨重,其次是楚国。对士兵的斩杀实际上使中原国家的资源消耗殆尽,使他们无力反抗,这也是秦国统一的秘密所在(历史上血腥消耗人口为代价获得胜利的例子还有:蒙古人的对外扩张,清朝对准噶尔人的镇压),也是在中国第一次进入统一模式之前人们有强烈的地域归属感的必然结果。
历代秦王的对外蚕食促成了秦国对中国的统一。
秦惠文王时期,苏秦游说六国抗秦,此为合纵政策。在苏秦死后,张仪连横破坏了六国的合纵。张仪虚假割让土地使楚国与齐国决裂,齐国与秦国联合战胜楚国,得到汉中地区中部。至此,秦占领了整个汉中。
秦国若并巴蜀后,与楚国的黔中郡相邻,秦军可顺长江直捣楚国首都,也可以越过武陵山,顺沅江而下,占领黔中郡。在张仪的威逼下,楚怀王不得已割让了黔中郡,此举使秦国进攻楚国有了进攻点。
秦昭襄王时期,他采取的战略思想是联弱攻强。在他的威逼利诱下,其他国家只得被动接受秦式和平或迎战。此时的赵国完成了北方攻势,占领了大片胡人的地区,在北方河套地区与秦国接壤,在山西北部与黄河结岸的秦国相望。此时的楚国仍是最强大的国家,秦国利用楚怀王的朝三暮四,并在武关劫持楚怀王,妄图逼迫楚怀王割让巫郡和黔中郡,但此举失败。秦昭襄王不得已,首先对韩、魏发动进攻。伊阙之战便是秦统一中国第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外的第二次大屠杀),此役的胜利使秦军出入关中毫无阻碍,函谷关已成为坦途。对武遂的占领使秦军可延汾河谷地进入太原。至此,秦与赵领土接壤。
楚国的首都郢在汉江平原,北方是桐柏山,西方是巴山,巫山的天险和长江三峡,南方是武陵山连绵的山地,东方腹地可提供粮食与兵力。在传统上,秦需要走武关,进入南阳盆地,再越过大洪山,荆山垭口到达郢城。秦占领巴蜀后,另外两条路线进入秦国计划之内:从陕西进入四川,沿岷江进入长江,直达重庆后分两路:一路越过武陵山进入洞庭湖,沿沅占领黔中,这条路线可抄楚国南方的后路,另一条沿长江而下,进入三峡,进攻西陵,对楚国西面进行包抄。当然,秦王并没有放弃北路。他令白起掌管北军,攻克了战略要地鄢,邓,与中路军一起攻克西陵,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终于攻陷郢城。
为了对付赵国,秦国将韩、魏在黄河两岸的战略要地一一收入襄中,华阳之役(杀敌第三多)的彻底打击了韩与魏的军事力量。此后,秦国直接对赵国发动攻击。战国时期的上党地区分属赵国(北方)和韩国(南方)(两者以浊漳水为界)。韩国的上党东侧是太行山,南侧是太岳山,连接山西与河南的要道,同时也是晋中山地前往黄河的重要通道,位于从关中通往赵国首都邯郸的路途中间。在韩国的上党与新郑之间的狭长地带有三个主要城市-平阳、野王、南阳(均位于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面),秦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率军占领南阳,上党守军率部投奔赵国,在上党以南的长平,秦与赵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赵国在长平防线有三道:最西线已失手,中间是丹河防线,东面是石长城。在赵括代替廉颇之后,白起用迂回战术(即正面撤退,侧翼迂回至敌人后方形成包抄,将敌人围困)引诱赵括离开了石长城,同时,白起另派一支奇兵冲击赵军中部,斩断赵军,将四十余万赵军困于丹河谷中。
长平战争后,秦国统一六国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韩、赵、魏主力部队已被消灭,齐燕偏安却无力对抗秦军。楚国的实力也是大打折扣,无力组织进攻。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继位。秦国开始了最后的统一阶段。从关中到蚕食山东,到占领四川,进攻楚国,最后横扫六国。秦国的成功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各方面:
第一:地区封闭
第二,关中与四川可生产足够粮食
第三,秦国国内行政简单,商鞅变法可压榨更多能量用于战争。
第四:关中,汉中,四川的上游地区便于包抄楚国
第五:中原地区的碎片化有利于连横,各个击破
在秦统一过程中,对关中与四川的同时占领无疑是对抗中原的法门。在几百年的统一过程中,秦国也摸索出许多的战略(如对赵国的打击从上游着手,分路包抄,以及从四川进攻,湖南长江三峡的北方通道),这些策略为后世提供了可循的足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