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近日,与几位企业家朋友在讨论企业转型。围绕如何将企业放回到创业视角的问题,我们有过好几轮探讨。
大家认为,十年前讲创新创业的“双创”话题是因为经济下行,要找生存之路。事实证明,创新创业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之举。如今谈创业,是因为经济大环境影响,市场和用户倒迫企业要转型和找出路。
企业转型的关键是产品或服务,将某个产品或服务放回到创业项目的全链条视角来考虑,是以免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更是一次重新思考、全面验证、自我调整的过程。
创业项目的全链条包括项目创意、市场定位与客户需求、产品开发与合规、技术与团队竞争力、营销策略与市场优势、运营管理与合作支持、融资渠道与财务成长性等。
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放回创业项目的全链条来考虑,归结起来有几种原因和具体情况。
01 不转变就没出路,转变就要降本增效
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与传统产业升级需求叠加,制造业企业原来的存量方式,即先做产品再推出市场的方式,如今越来越难走,想要寻找新模式、新项目、新业态。面对制造业承压的现实,企业服务业更需要与时俱进,靠单一服务形式去寻找客户无异于自断后路。
可是,如何转变才是关键问题。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寻求降本增效的途径。
降本,一般是针对企业内部,建立高效的内部管理系统。在转型过程中,尤其是在资金紧张时,更要注意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这意味着每一步行动都需要谨慎评估投入产出比,确保有限的资源被用在刀刃上。要提升财务管理,设法加快回款,提升现金流管理水平。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业务收缩的部门进行人员优化调整。要强化业务指标监控,持续优化运营流程,提升产品或服务品质,降低不良品与返工率。
增效,更多是针对外部,设法拓宽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平台、实体店、分销商等。设计和细化客户服务流程,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强化品牌建设,提升用户价值。
办企业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企业主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需要来自家人、朋友的支持,或需要有创业导师、创业陪跑教练等专业人士的开导。
02 越赚不到钱越要折腾,要拓销路和再定位
企业主觉得钱越来越难赚了,又不想躺平,想折腾出新的做法,想找到新的出路。当企业面临盈利困难或增长停滞时,需要主动寻求改变,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市场或产品线。
企业要从战略层面审视自己的处境,要清楚为何赚不到钱。这涉及到市场环境变化、竞争加剧、成本控制不当、产品或服务过时等问题。基于这些分析,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清晰的转型目标和实施路径。
如果产品已在仓库里积压,就要想办法先去库存。加快回款保现金流,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采取有效的促销手段,开拓销售渠道,以情绪价值不断讲述产品故事,用好线上方式做私域,锁定精准用户。同时,用心维护好老客户关系,也是实现收入增长的关键。
如果销量下降,产能收缩,大部分情况是产品跟不上客户多元化需求。这时候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加强营销,还要做好市场调研和摸查,既要清楚用户对产品的看法和需求,也要了解市场同类型产品是什么样的,与自己的产品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而找到产品更新和迭代的方向和思路,确保产品能够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具备市场竞争力。
折腾并不是简单地为了折腾而折腾,而是要有积极求变的态度。企业转型需要基于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有效的资源分配以及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才能真正实现从困境中逆袭。
03 有痛点才会有需求,有创新才会有出路
企业转型从创业视角来看,就是围绕痛点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市场视角,用户会遇到各种问题和不便,这些就是痛点。从创业的角度出发,首先要敏锐地识别这些痛点,涉及到深入的市场调研、用户访谈、数据分析等手段,以确保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识别痛点之后,需要进一步分析这些痛点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有时候表面的痛点可能掩盖了深层次的问题。通过需求分析,可以明确哪些需求是普遍存在的,哪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基于痛点和需求分析,要设计和提供创新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这一步是创业的核心,要求企业具备创新能力,能够以不同于传统的方式解决问题,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创业视角下的企业转型伴随着快速试错和迭代的过程。初期提供的解决方案可能并不完美,但关键是能够迅速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调整优化,不断逼近用户的真实需求。在转型过程中,持续验证市场需求和解决方案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不仅包括对产品功能的验证,也涉及商业模式、市场策略等方面的验证,确保转型方向正确,资源投入有效。
总之,企业转型的创业视角,就是要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放回到创业项目的全链条来考虑,既要降本增效,也要拓销路、做口碑,既要重新审视战略方向和商业模式,又要用心做好用户分析和市场定位,通过不断的创新尝试,发现痛点和解决问题,为用户提供价值,也提升自身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快速适应能力,推动企业向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