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北京的幼儿园相继出现令人触目惊心的虐童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大讨论。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虽然大家的目的和心愿都是好的,但也出现了很多有害的思想倾向。这些有害的思想,不但不会使情况得到改善,反而可能会恶化环境,使社会倒退。
第一种有害倾向:呼吁女性回家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都赞同“男主外,女主内”。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市场经济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工作大舞台,为女性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众多的机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的女性不仅能顶半边天,甚至能顶大半边天。没有女性的参与,我们的经济不会如此繁荣。
现在,幼儿园出现了虐待儿童事件,而且是触目惊心的虐待事件。这种事件,严重地伤害了人们对于幼儿园的信任。于是有人就提出,既然幼儿园不能信任,那么不如让女性回家自己带孩子。孩子在母亲的照顾下,总比在心灵扭曲的幼儿园教师虐待下要好。
传统女性,因为不能在市场上找到发挥自身才干的机会,不得不被禁锢于家庭之中。她们的工作是家庭主妇,没有自我生存的能力。现在,大量女性走向了职场,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如果因为带小孩,重新让她们回归家庭,虽然能暂时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却违背了解放妇女的大方向。女性可能重新被禁锢在家庭之中,社会也失去了大量可依靠的劳动力。
第二种有害倾向:否定市场,否定专业分工
近段时间出现的虐童事件,主要是出现在私立性质的幼儿园当中。于是有人提出,私立幼儿园唯利是图,应该整顿甚至取缔。
我们都知道,上幼儿园难,是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供需严重失衡。一方面,是大量需要上幼儿园的儿童,另一方面,是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
公立幼儿园,因为得到财政的大量支持,质量不错。但是公立幼儿园的数量,是极为缺乏的。只有少数的体制内人员,有资格上公立幼儿园。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公立幼儿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不能上公立,那就只能上私立。私立幼儿园满足了很大一块社会需求,如果简单取缔,只会让上幼儿园难的状况更加恶化。
也许有人会提出,那就多建公立幼儿园。且不说政府是否有意愿多建公立幼儿园,即使有意愿,也不是好的方向。一切事情由政府包办,这是计划经济的老思路。经过几十年的市场化改革,我们已经非常清楚计划经济的弊端。只有相信市场,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如果放松管制,那么私立幼儿园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涌现。这些幼儿园当中,水平必定参差不齐,收费也会有高有低。正是因为如此,才正好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好的幼儿园很容易脱颖而出。市场竞争,才是最好的监管良药。
另外,许多人由于不再相信幼儿园,开始考虑自己亲自带孩子。我们知道幼儿园是专业化的教育机构。虽然里面有很多问题,但是专业化的方向是没有错的。呼吁每个家庭亲自带孩子,那是专业化的大倒退。
第三种有害倾向:呼唤加强管制
每当某个领域出现问题,立马就会有人问:“怎么也没有人管管?“好像任何一件事,只要有人来管一管,这件事情就会变得更好。
出现虐童事件了,呼唤加强监管的声音就多了。开办幼儿园的资质,应该提高一下;从事幼教行业的资质,应该提高一下。总之,整个行业,都该整顿整顿,都该加强监管。
但是,整个幼教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供不应求。而供不应求的最根本原因,是各种严苛的管制。因为严苛的管制,要想创办幼儿园,是非常困难的。只有那些和权力部门有关联的主体,才容易拿到执照。他们拿到执照后,鉴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他们不担心生源的问题。既然不担心生源,那就没有必要提高质量。
现在,有幼儿园出事了,于是就呼唤监管。殊不知,一旦监管更严了,创办幼儿园就更难了。幼儿园的数量减少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就更严重了。那些已经拿到执照的幼儿园,完全不愁生源,只担心自己的执照被取消。于是,应对政府的监管,成为了他们的主要诉求。至于提高幼儿园质量,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
以上几种倾向,是人们很容易就有的思想倾向。正因为这些倾向太自然,有太多人拥护,其可能造成的后果才更加严重。相信专业分工,相信市场,相信竞争,才能真正维护好儿童的利益,才能使这个行业拥有美好的未来。否定分工,否定市场,否定竞争,只会南辕北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