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388444/0ec516caebe0f562.png)
12月29日晚上7点,准时迎来了张爱敏工作室今年的最后一次读书分享,由梁波涛老师为我们分享罗素的《罗素论教育》。
梁波涛老师给了我们三个导读问题,我借着波涛老师的三个问题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1.请简述罗素对于教育的核心观点及其在当下的意义。
罗素认为,早期教育对人的品行养成至关重要,应给予高度重视。这个观点我非常赞成,正所谓“三岁老大,七岁看老”,小时候的家庭教育,以及身边朋友的影响对一个人来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育人三部曲》中也一再强调,如果一个孩子善良的品质在小学培养不起来,那就再也培养不出来了。
罗素还强调教育应尊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和我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材施教”是我们从古至今永不改变的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不能像工业生产一样,把他们放在一个模具里统一生产。我们常说,教育是农业,需要用细心、耐心和爱心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养分,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2. 请具体谈谈罗素关于品性教育的思想,特别是他对于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消除恐惧心理的看法。
想要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认为父母和老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尤其是身教。我们要用爱和智慧为孩子创造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比如,想让孩子不骂人不打架,父母就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和相处模式。而且孩子都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思维和好奇心,不能将孩子视为附属品,让孩子在自由探索中形成良好习惯和独立人格。
至于如何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这一点我做的就不太好。我从小胆子小,怕黑,怕虫,怕猫狗,不敢独自面对黑暗,见到虫子和猫狗就吓得大喊大叫,在孩子面前我也表现出了对这些的恐惧,这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我家俩儿子现在也都害怕虫子和猫狗,尤其是小宝,更是对黑暗充满恐惧,甚至不敢一个人去厕所。罗素认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使其内心强大。从小就要鼓励孩子面对恐惧,培养孩子勇敢的品行,通过战胜恐惧的经验增强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虽然我现在也在给孩子讲如何面对和战胜恐惧,但效果并不好,还是要从小给孩子树立榜样,不能把恐惧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3.作为家长或教育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罗素的理论,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品性和性格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给孩子营造探索的氛围,比如,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我们不必急着去回答,可以和孩子一起翻阅书籍查找答案,让孩子体验到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快乐的。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作为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长成你希望的样子。比如,不小心犯了错,不能怕在孩子面前丢面子而狡辩,而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再比如,答应孩子的事临时有变,要坦诚地想孩子解释原因,争取孩子的理解,并寻找机会补上承诺。
我们也要正确引导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给孩子自主权,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等。比如,孩子有权利在完成作业后安排自己的时间,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家里的家务劳动,也要分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比如扫地、刷碗、收拾桌子等,让他们明白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强化孩子的责任感。
总之,罗素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虽然年代久远,却永不过时!
感谢梁波涛老师的精彩分享,感恩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