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走多远,自己决定

作者: 小静国学智慧 | 来源:发表于2022-06-22 10:42 被阅读0次

《论语.八佾》原文: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韶》是尧舜禹中的舜的音乐,代表舜这个人得天下。音乐是非常美的,表现形式非常完美,价值观、道德层面来讲也是非常善的。

《武》是周武王。这个音乐,只能是美,表现形式很美,但不能说善。为什么?因为舜得到的天下,是尧王禅让给他的,所以这个乐听起来和平,尽善尽美。武王得到天下,是因为伐纣而得到天下,所以这种乐章演奏起来,还有这种杀伐之声,在这一点上讲,武王的音乐不如舜王的音乐那样调和。

但都是反映了圣人的这种功德,所以都是尽美,只是武王的音乐当中有杀伐之声,就未尽善。虽然未尽善,但是武王伐纣,深受孔子、孟子称赞。

孔子在《周易》的解释当中说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孟子》里面也说到,在梁惠王篇里讲,齐宣王他有一次向孟子请教武王伐纣这回事,就问孟子说,臣弒其君可乎?因为文王和武王当时都是商纣王的臣子,封侯,他起义是革命,这是不是臣弒君?臣子杀害君主,这还可以吗?孟子说:“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他讲纣王是残贼,不能够再称他为君,他没有君之德,只能称他是一夫。所以我们只听说武王诛杀一夫,这个人是纣,没有听说武王弒君。纣王已经不配做君,武王应该把他推翻。所以可以见得,孔子和孟子都是非常称赞武王伐纣。

古代君王或者是诸侯,他有他自己的领地,或者是天子有他的天下。真正是圣人,一定是处处循义而行。如果说要做出一样不义的行为,或者是要杀害一个无辜的人,就能够得到天下的话,那圣人会不会这么做?不会。这是圣人仁义之心,在仁义之心上来讲相同,孔子跟过去的古圣先王存心上相同。所以伯夷、伊尹,乃至尧舜禹汤,在存心上跟孔子相同,在德行上跟孔子相同,只是什么?因缘条件不一样,所以他们的做法不一样。那做法不一样,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也就不一样。

那我们想一想,孔子对人类的贡献如此之大,乃至于后世之人称为孔子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做到什么?跟他德行相同的人,有,不是没有!为什么别人没有称为是万世师表,而孔子被称为是万世师表?仔细想一想,原来孔子一生做的是教学的行业,所以教学的功德是第一大。

教学当中,首先自己要先做。先做到了再说,用身教辅以言教,那这个教学真正才有效果。夫子就是如教修行,他恪守先王之道,克己复礼,一生都是这样做。然后随缘教学,走到哪里教到哪里,所以有三千门徒跟着他。这门徒中最杰出的有七十二位,七十二贤,他们来一起将夫子之道弘扬出来。所以这个功德无比的殊胜,这是我们应该效法的,使得我们这一生的事业也向着尽善尽美的方向去发展。

相关文章

  • 你想走多远,自己决定

    《论语.八佾》原文: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

  • 你能走多远

    你想走多远? 你能走多远? 曾经以为可以一直走,一直走,想走多远就能走多远,等到长大后才明白,想走多远就走多远只是...

  • 2020-11-01

    2020.10.31今日感悟:生活的路,就是这样,想走多远,取决于你自己,想走多宽,也取决于你自己,而积极、微笑的...

  • 你究竟想走多远?

    记得初中第一节语文课学的文章叫做《走一步,再走一步》,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和小伙伴们去爬山,爬到三分之一的路程的时候,...

  • 你想走多远决定你能走多远--超级创客24

  • 你想走多远,你能走多远…

    前些年高晓松的一句话让许多人振奋,那句话叫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寻找...

  • 你想走多远...

    在圣托里尼公车上听后面一排的美国人和英国人聊天,他们说起原本打算徒步从Fira到Oia,因为导游不建议,又因为一路...

  • 做好这三件事,可以让你少奋斗十年

    01 你能看多远,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二十岁以前,大多数人的眼界由他的成长环境所决定,但是二十岁以后,是由自己决定,...

  • 2021-12-05

    技术决定你跳多高,安全决定你走多远!

  • 战靴战靴你要去哪

    你想走多远 现实就把你往反方向拉走多远 想抵抗? 请便吧 以温柔和爱为表象的善意 将扼住你的咽喉 想离开? 请不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想走多远,自己决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oy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