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好久没好好看完一本书了,最近拾起自己一直想看,但是一直没看的《月亮与六便士》。
这也是我2022年的第一本书,算是给自己今年看书计划的一个新的开始,尝试着去记录去“温故而知新”。
因为自己在年度复盘的时候,关于在阅读这一块,一时想不起自己今年究竟看了几本和通过书本到底是学到了多少有用的?
我那一刻,是懵的!
我知道,关于阅读,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得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才会有成效。
可我发现自己就像老人们常说的,你真是水过鸭背,不沾一滴水。
所以我希望今年自己养成一个新的技能,看完一本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
当然也为自己有时候写文章找不到素材时,能够提供一些帮助。没看过这本书之前,我是通过一些书友的推荐和书名所吸引到的。
我内心猜想这可能是一本关于爱情、可以赚足观众眼泪的小说。
但是看完后,发现原来是我肤浅了,他不仅仅关于爱情!
里面既有关于爱情的爱而不得,也有关于追寻梦想的艰难。
一开始有点读不懂,到中间内心觉得有点遗憾,这本书究竟写的是什么?
因为在我阅读了三分之二之前,我对本书要写的主人公的目的是乱的。
因为想是如此的一个人,不会真的是书中的主人公?而写本书的目的究竟是?
带着这些疑惑,继续往下阅读。才瞬间清晰,噢原来如此!
02
关于这本书,里面有三部分触动到了我。
第一部分:对于现实家庭伦理来说,我觉得主人公是一个很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他为了追逐他的理想,抛下他的妻儿。
对于一些人情世故是那么的冷漠和不近人情,让我怀疑,理想真的远比自己的亲人更重要吗?
就像书里说的那么一句:“有时候,一个人的外表与他的内在如此不符也是件痛苦的事。”
我实在无法理解他内心里追逐理想的那股劲真是超越了世间的人之常情吗?
可如此的倔强劲,一般又有几人能做到?
第二部分:他和一个经常救助他、帮助他的善良男人的妻子好上,最后这个善良男人的妻子为了这个主人公自杀后。
让我最愤愤不平的是他居然还一点愧疚都没有。
简直让我不理解,气愤至极。当文中作者在质问他,难道一点愧疚感都没有吗?
他回答“我不需要爱情,我没工夫谈恋爱。”
“我是男人,有的时候,我需要女人。当我的情欲得到满足后,我就准备做其他事了”
“爱情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她愿意为我做世界上任何事,除了我想要的:不要打搅我。”
最后作者回他“你真是没人性啊,跟你谈论这些事,就像跟一个生来就瞎眼的人形容颜色,一点用都没有。”
这一刻,我都觉得,作者对他的回复,我都觉得仍旧无法表达出我对这个人的气氛。奈何找不到适当的骂词去形容。
03
第三部分,也是我对他的看法又慢慢发生变化的一部分,就是他最后生活的几年。
为了追求他画画的理想,这个执念已经超出了常人。发现已经感染疾病的他,并没有放弃作画。
他的爱塔也一直在身边支持着他,哪怕吃不上饭,也不能让他没有作画的颜料。
生命最后一年,他已经瞎了。
可仍旧在作画,那一刻的他即使失明,也阻止不了他在他家的四壁画满非凡奇异的世界。
文中说道:“他终于把自己完完整整地表现出来了,他痛苦的一生都是在为这幅壁画做准备。
完成这个作品后,他那远离尘嚣、备受折磨的灵魂也就得到了安息。
他是情愿赴死的,因为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伟大而不合群并且廉价的灵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或许他会欣然地笑着走了。
04
生活是艰难的,这取决于你认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取决于你对社会的诉求和自身的需求。
有时候为了善良热情、孝顺仗义,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已经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毕竟手握六便士比追寻月亮来得更实际些。
更多的人会选择这井然有序的幸福,而放弃去踏上那狂放不羁遥不可及的理想。
专注、纯粹的信念,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不管是理想还是生活还是工作,只要坚定心中的信念,你想做的事情就肯定会做成。
满地都是六便士,抬头就会看向月亮。
心中的理想,不管对你来说是布满荆棘还是充满希望,我想我们都应该满怀期望,所向披靡。
做你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生活在你喜欢的环境中,与自身和平相处。
愿共勉!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