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如何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5.如何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作者: 月曦花宸 | 来源:发表于2024-01-30 00:09 被阅读0次

课程笔记


  什么是认知体系?以及为什么要搭建知识体系?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请你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国家的领导人,你如何管理国家的人口?以及如何在14亿人中,快速找到某一个人?

  你可能会这样说:把国家分成34的省和行政区,然后每一个行政区后面又分成若干个县市,每一个市又划分若干个区,每个区有划分小区,村庄,每个村庄又有若干个家庭,然后找到你所在的那个家庭,最后定位到你。

  试问,如果没有这个索引结构,你如何管理14亿人口?

  再随便举一个生活的例子:

  现在很多小区快递大多都是存放在寄存点,让你去拿,一个大一点的快递代理点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个,他们是如何快速定位到你的快递的?

  他们会把你的快递放到一个固定的区域给每一个快递建立索引编号,然后他们会把你快递的编号告诉你,等你去拿快递的时候报编号,他们就能迅速定位到你的快递。包括商超、各种卖场、仓库等等,管理东西的方式皆是如此。

  你看,这就是我们大脑的工作模式,试问如果没有建立索引,这样的快递你如何去找?

  索引就是大脑工作的方式,我们学过那么多的东西、之所以无用,之所以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你学到的东西都是零碎的,完全没有任何可以索引的机会。想要让学习过的知识有用,我们就必须让知识体系化。如果没有给知识建立起索引,那么真正用的时候就会像上图找快递一样,不知所措,毫无头绪,大脑乱糟糟的一片。

  我们给知识建立体系就是给知识建立索引,以及索引间的逻辑关系,当知识体系大厦搭建完毕以后,你就可以随意调用,只要在你知识体系涵盖的范围内,就可以任意纵横。

  那么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呢?

  正如搭建房子一样,想要搭建知识体系,我们就必须先要知道,构成知识体系的材料是啥!!!!

  那么在知识体系中会有哪些知识呢?

  我们所涉猎的所有知识都可以归结为四类,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

  元认知类——地基

  ①什么是元认知?

  听着名字似乎很装逼的样子,其实说人话就是,能指导你思考背后的思考,指导你解释原理背后的原理。

  举个例子:

  比如,你走在马路上,被人扇了一巴掌,你怒火中烧,擸起拳头就要干他,在你拳头准备挥出的那一刻,你突然意识到了点什么,你观察到了身体的反应,你对此产生了疑问:

  比如,你小腹中的这股邪火,为什么没有经过你的允许,一下子就让你有种想干人的冲动?

  还有这个人为什么要扇我?

  于是,通过分析,你意识到了这是你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它会让你作出不理性的行动,这个时候你控制住了你自己的冲动,仔细分析被扇巴掌的原因。

  哎,你看~,这个让你产生疑问和控制住你身体的意识就是元认知,而让你停下来,意识到自己下意识攻击冲动的是你身体的本能保护机制,并且这种机制是演化的需要,它是有问题的!!,这就是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可以理解为最底层的知识,它为一切现象原理提供最底层的解释和支撑。

  程序类——骨架

  ②什么是程序类知识?

  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方法」、「套路」。

  比如:做成一顿饭的方法和流程,写一篇文章方法的流程、演讲的方法和流程、主持的方法和流程、工作的方法和流程等等,太多太多了……

  甚至追姑娘,都是有一套标准的流程的,比如~

  搭讪、破冰、寒暄、进挪、推拉、打压、冰冻.等等,每个阶段都有N多讲究,这里就不展开了,套路多多呦。

  这类就属于程序类知识,当我们把这某套流程的知识掌握了,把各个套路练熟,到了一定程度,你就可以在多场景中根据情境不同,灵活变换和组合流程,任意纵横~

  概念类——砖瓦

  ③那什么是概念类知识?

  我们身处的世界都是由一个个概念构成的,这个时候我们理解事物的基本方式。

  比如「苹果」,假设如果没有「苹果」这个概念,你会怎么去描述它呢?

  包括各种各样的名词「苹果」、「人」、「小孩」等,还有各种抽象的术语,比如「刻意练习」、「心流」、「黑天鹅」等等,它都是一个个概念。

  可以说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在认知一个个概念,概念是组成我们思想的基本方式,你了解的概念越多,你认识这个世界的维度就会越丰富。

  事实类——边料

  ④什么是事实类知识?

  这类知识就是我们大多数教科书要背的那些,诸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

  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

  中国有多少个朝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和结束时间?

  正弦、余弦定理?

  正常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诸如此类,那简直浩如烟海。

  这些知识只在特定情况有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用的,所以它的可迁移能力最弱。

  那么什么是知识的可迁移?

  说人话就是,我学会了怎么炒土豆丝,那么我就可以套用炒土豆丝的套路,把土豆丝换成花菜,于是乎我又学会了炒花菜…….而不需要学完炒土豆丝,又从头开始把怎么炒花菜学一遍,我可以直接拿过去用到别处。

  这就是知识的可迁移能力,也就是我们学习的任何东西,都是为了实现知识的最大可迁移,我们可以从一个领域,迅速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跨界。

  元认知类知识最有用,迁移能力最强,但学习难度最高,而事实类知识迁移能力最弱,学习难度也是最容易的。

  知道了知识体系需要什么材料以后,那么应该如何搭建呢?

  一:元认知意识

  前面已经介绍了元认知就是最底层的思维,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我们构建知识体系的时候,就要有极强的元认知意识,干万不要找到了一个表面的解释就停止探索,一定要反复的问自己,它的原理是什么。

  为什么元认知意识如此重要?

  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做过销售的同学都知道,刚入职公司会给我们培训一系列的话术,类似于下图!!(略)

  当你背完的这些话术后,开始进入实战后,发现客户完全不按照你的剧本走,环境稍微变一点,你就完全麻爪了!!!

  这个世界上唯有变是不变的。

  我们知道了A问题,在A情况下的解决方案,但如果你不知道问题的本质,稍微换了点变量,A方案就失效了。但是如果你知道问题的原理,无论它怎么变化,你都能迅速的找到解决方案。

  如果你销售的阶段还停留在背话术,我敢肯定,你的业绩做的一定很差劲~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销售高手,可以在任何场景,面对任何人下都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我们就需要了解销售问题的本质,了解每个问题表面背后的原理所在,把他们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你才能任意纵横。

  二:从问题出发,开始搭建,往问题深处扎根

  从问题或现象开始→底层原理

  前面说学习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讲过了,我们往往是从一个问题开始出发,往深处探索。

  比如你对音乐有兴趣,你刚开始的问题也许只是怎么样才能把歌唱的好听,但你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需要训练节奏、音准、发声等,然后你往下探索发现需要学习乐理、乐器等方面的知识,而你不满足于此,还想在这个行业深耕,于是你就会往下深入,开始接触声学、美学、生理学、甚至数学、哲学……

  你最初的问题就像是一个点一样,不断的往下填充,连接成线,扩展成面,最终形成你的知识大厦。所以搭建知识体系的核心心法就是:从你感兴趣的领域的一个问题点出发,带着以挖到问题最本质的思维,往下扎根探索。

  搭建知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我们前面提到知识可迁移的概念,正是因为元认知类知识迁移能力强,我们才应该广泛涉猎。很多人觉得哲学、美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各大学科很高大上,很空洞,感觉学了也不能找到工作啥的,事实上恰恰相反,这些东西才是真正承载人类顶级智慧和知识的学科,你所见到的一切都是在这些底层学科之上构建而成的。

  所以没事多读读这方面的书,尽量少去看网上的那些口水文。

  2.让知识间建立关系,切记一定不要孤立

  当你需要新的知识以后,一定要想办法和你原本已经掌握的知识建立起连接。比如,你学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沉没成本」,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思考,「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有什么关系?、「沉没成本」后和「追加成本」有什么关系?、「沉没成本」和「认知失调」有什么关系?等等。

  这样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是成网状的,当遇到一个现象的时候,你脑中就能浮现出一整张网去解释它。

  3.寻找一切现象,填充你的知识框架:为理论找到实例,为实例提供理论。

  遇到一个现象,一定要不停的问Why,绝对不要只停留在当前的解释,一定要往下追问,如果该问题在A情况话好用,在B情况下是否有用?为什么?这些方法有那些东西,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用等等。这样会培养和锻炼你看清问题本质的能力,抓到元认知知识。

  4.搭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一定是需要过程的

  建房子一定是一砖一瓦的填充的,我们的知识体系也是一样,这一定是需要一个过程,当知识体系填充到一定程度以后会怎样,你可以在任何任意纵横……

  看到这里,你可能想吐出一口老血,天呐,这待多大的脑容量啊,你可怜的脑细胞要死多少啊?瞬间感觉脑子容量不够了。

  事实上,搭建知识体系完全不等于要把知识记脑子里,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

  那么如何去管理这些知识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再给自己安装一个外挂大脑。

  建立外脑

  ①什么是外脑?

  外脑就是放置我们知识的地方,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需要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把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把知识编上索引,用的时候随手翻阅即可。在翻阅的过程中,他们在你脑中就会自然而然的成型,做到任意调用。

  ②选择什么作为外脑的载体?

  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OneNote.,我个人习惯于用有道云笔记,这些工具各有优缺点,我这里不评价软件的优缺点,大家感兴趣去自行了解,无论哪个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

  ③如何在外脑中对知识进行管理?

  结构化知识体系:具体结构化在上篇文章已经说了,这里不整述了。以下是我个人的「外脑」结构化的演示,从一个大主题中不停的往下细分,每一个小主题中又有许多许多的小点构成,最终形成一张非常非常庞大的网络。

  大家按照上述讲的原则,把学到的知识成框架,有结构化,输入到自己的「外脑」中,这里受制于篇幅,我这里不展开了,后期我会另写文章讨论,如何玩转外脑~

  迭代信息:不断更新,让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为什么经典的书,总是更新一版本又一版本?为什么产品总是升级了一代又一代,因为比原来更好的方法、更好的技术、更好的东西出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知识体系就要保持更新,让你的认知始终处于最前沿。

  曾经有个概念,叫「燃素」(phlogiston),现在已经被废弃了。

  过去,人们不知道空气中有氧这个成分——那时的人们脑子里也没有「氧」这个概念——所以琢磨不明白物质燃烧形成的机理。那时候人们认为某个物体之所以可以被点燃,是因为那物体含有「燃素」。所以,木头里是有燃素的,泥土里是没有燃素的……

  围绕着这个概念,发展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听起来还不错。当氧气出现了,已经证明所谓的燃素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如果你还秉承着燃素,你的思维就会被时代所淘汰。知识和信息都是需要实时更新的,把错误的替换成正确的,好的换成更好的等等,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在任何时间立于不败之地。

  建立完知识体系就完了吗?

  你最大的问题在于——只学不用。

  很多同学人到中年了发出一声哀叹,为什么读过这么多的书,学过这么多的知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呢?当然,你学了那么多东西,当然过不好这一生,你需要用出来才能过好这一生,把学到的东西用出去~~

小结

一、知识体系是什么?
知识体系是大脑的工作模式。

二、为什么要建立知识体系?
有序化、建立索引、快速提取。

三、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1.元认知意识:从底层出发:万物的规律
2.开始搭建:从一个问题出发:循序渐进

四、知识体系的建立原则?
1.无用是为大用
2.不要让知识孤立
3.立论结合现象
4.知识体系搭建需要过程

五、如何管理知识体系?
1.建立外脑:结构化内容、工具
2.迭代意识:让自己始终处于时代前沿。
3.拿去用:只有用了才有用。

相关文章

  • 如何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在讲到建立体系前,我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我们有没有思考过,知识跟认知的区别。 2.当下流行的“一天一本...

  • 浅谈:认知体系的搭建步骤,浅知拙见

    今天读了《认知觉醒》的体系章节,原文讲“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我倒觉得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其实很难,但是文中...

  • 如何建立认知体系

    一、布鲁姆认知分类法 1.事实性知识 单点知识,各个概念的描述和细节 2.概念性知识 框架性知识,原理、抽象总结,...

  • 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今天看到这样一段话:小时候的我们,因为对世界认识不足,所以很容易被误导。但是成年以后,我们学习了知识,就会对别人对...

  • 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商业自有其一套运行规则,包括潜规则,深入理解的人才能驾驭好,在其中游刃有余。从最近的阅读文字中我觉得每个人也都应该...

  • 【评价自我】如何建立比较科学的自我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如何合理的评价自己?这是自我认知的问题。人的成长必然必然伴随着自我认知的成长。 心理学上,...

  • 如何建立个人认知体系

    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厉害? 毫无疑问,如果一个人手里有一套“知识体系”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他必定是个...

  • 如何建立个人认知体系

    首先我们要知道,只有当知识能够指导我们做决策的时候,知识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个人成长需要我们做到的是“判断与选择”...

  • 如何建立认知体系20220201

    今天看《认知觉醒》这本书,看到关于建立个人认知体系,感觉有些启发。 在说建立认知体系之前,需要事先说明一下,什么是...

  • 如何建立个人认知体系

    为什么学习总是学了又好像没学?明明别人也是这样学的。简而言之,主要还是由于每个人的认知圈有所区别,其他人可能很熟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如何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rv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