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漫步秋叶
每个人都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是人生的路走着走着就偏离了自己当初设定的轨道。
年少时的憧憬与对未来的美好设想,在经历了现实的摸爬滚打中慢慢变淡。人生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而每一次都不确定都会让你对自己的人生设想进行一些微调修改,改着改着,原来的规划已是面目全非。
只是若干年后再回首,却发现,这眼下的生活却总有那么些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做才能活出自己最好的模样?
前几日看了辛酉著的《撒乌耳亡》,这是一本悬疑推理小说,整篇文章以一位邮递员偷看的信中那些奇怪的甚至带着一丝悬疑恐怖信息的疑团开始,层层推进,设置一个谜,在解开这个谜的同时却又坠入另一个谜团,如此往复,直到全书的最后一个字才真正结束。
辛酉,曾从事过新闻媒体工作,而后转向小说创作。已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赦免之日》《一张可怕的照片》;短篇小说《闻烟》。
都说甄别一本书是不是好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看去读,读的时候不忍释卷,读完后有所想有所思,那这本书就差不了!
《撒乌耳亡》就是这样一本书。从拿到书,读第一页开始,我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就这样一口气看完。合上书,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待细细回味后,才终于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
你活成了什么样的自己?
易小宛在《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一书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从前车马慢,书信远,一生只够爱一人。如今世界匆忙,只愿你眼中有光,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只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事物有着太多的不确定,而我们却又有着太多的不得已。
正如在《撒乌耳亡》一书中的人物,每个人都有着想要成为的样子,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又不得不活成了另外的样子。就像书中写的那样:
很多时候,人最不愿意正视的是自己,最难正视的也是自己。为了逃避现实,常常会出现角色错位的情况。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幻想自己就是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第二种,把自己的经历幻想成别人的。第三者,前两种的综合体。
对照上面三种情况,反观自己的当下,想一想,你活成了什么样的自己?
幻想自己就是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记得有一年的春晚上有这样一则小品,小品中的小偷在和警察互换了衣服,小偷穿上了警服,当两人再次面对对方时,穿着警服的小偷却义正言辞地教育起面前穿着小偷衣服的警察,不仅如此,还每一句都说的那么在理,简直是让人无言反驳。
在这则小品中,随着衣服的转换,穿衣人的心里也有了不一样的认知,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蕾莎修女在俗世的名字叫沈茹,因为一场不被家人接受的爱情,与家人苦苦纠缠了好几年,终于鼓足勇气偷出户口本想要做最后一搏时,却在跑与追中,导致父亲被车撞而失去了生命。而后的几年中,母亲因为父亲的离开跨不过心中的那道坎,一再阻拦着她与林凯的婚姻......
沈茹因为执着于对林凯那份爱,即便是向天主发了永愿后,心里依然希望自己就是林凯的妻子。所以在潜意识里经常产生自己就是那个杜娉婷的错觉。
其实,沈茹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呢?因为丈夫的突然离去,视丈夫的临终遗言而不顾,还是坚持着对女儿婚姻的态度,生生断送了女儿的幸福。这一切是她的本意吗?不是。为人父母者,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幸福一生?
只是,因为眼见着女儿的人性导致了丈夫的离去,心里始终不愿与往事和解,于是,收起了慈母心,扮起了“狠妈妈”,那面具戴得久了,便再难轻易拿下。
把自己的经历幻想成别人的
把自己的经历幻想成别人的,说实话,还真的是不大相信。但是,书中的林凯却是这样一位把自己的经历幻想成别人的人。
撒乌耳是林凯的圣名,这个圣名取自《圣经》旧约撒慕尔纪里的古代以色列第一人君王撒乌耳,后来由于违背天主的旨意,王位被别人取代,最后落得个自杀身亡的下场。所以,撒乌耳是一个有污点的名字,好在撒乌耳长的很帅,为此,林凯的母亲觉得总归还是有那么一些好处的,于是,林凯的圣名就成了撒乌耳。
林凯,在短时间内,连续经历了丧子、丧妻、丧母的打击后,精神失常,总将他自己置身于旁观者角色,直至自杀......撒乌耳亡。
前两种的综合体
所谓前两种的综合体,就是即幻想自己就是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偏又把自己的经历幻想成别人的。
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太多的经历和阅历。
贯穿书中的人物“我”便是这样一个人。
“我”在得到宝禄神父的小小日记本时,心里想的是能够找寻到日记本中的几位人,以完成宝禄神父的小愿望。
莫西亚,总幻想自己是主耶稣,觉得自己可以拯救所有人,一旦发现不能如愿,就会把事情妄想成自己希望的局面。
当听了林凯的第一次告解后,心里就被信中的内容吸引。随着一次次的告解,那些来自于不同时期的旧信中看似没有联系的几件事却同时透出同一个主题——死亡。
林凯两位姐姐的死亡,到林凯的父母妻儿的离去。以死亡开始,以死亡结束。
“我”立志成为保禄神父,并一次一次为人做着牧灵辅导;“我”不惜去帮林凯作证,以证他的清白;“我”到处寻找莫西亚,却在最后一刻顿悟自己的真实身份。
我既不是圣父,也不是圣子,更不是圣神,我就是我自己。
最好的自己,不在于成就的大小,不在于地位的高低,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不在于名气的有无。而在于:勇于正视真实的自己。也唯有如此,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在《撒乌耳亡》一书中,作者以几封没封口的旧信为契机,带领读者一起在故事中摸索并寻找事情的真相。把当下网络流行的惊悚、推理、穿越等等手法融合在一起,加之离奇的想象,诡异的构思,夸张的笔法,反讥的笔调,彰显了辛酉的新颖艺术才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