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是一门学问,比得不好,就比出了忧伤。
可是,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逃不脱比与被比。
所以,怎么比,如何面对比较的结果,可能是一件智慧的事。如果比之后,不管结果如何,都可以笑魇如花,那么,“比”已经超越的“比”本身了吧?
娃儿们哪知道这么多啊,可是,他们也要随时面临着比啊?这不,第二节课,就来了“比多少”。我们啊,肩负着娃儿的启蒙教育呢!
为了让萌娃们爱上我的课,我化身“故事阿姨”,开课来一段独角戏“三只小猴进蟠桃园”,为了娃儿们,漂亮妈妈拼啦!故事末,抛出一个主问题:“三只小猴争论不休,到底每人一个,水果够不够分呢?”
师:三个桃子每人一个,刚好够。那么四个梨,每人一个,够不够呢?
生:够!
生:不够!
师:两种意见,赞成够的举手,赞成不够的举手。那好,你们现在通过摆一摆的办法说服对方?先跟同桌练习一下,怎么摆,怎么说?
生两两合作,摆,说。
师:谁先来?
(说不够的先来)
生:看嘛!(摆四个梨子在黑板上,指着说)一人一个,不够,还多一个。
师:那大猴吃哪个!(连线)二猴呢?(连线)三猴呢?(连线)每人吃到一个够吗?(吃到了)那每人一个,够不够?
生:够了。还剩一个给猴王。
师:真是体贴懂事的孩子!现在每只小猴一个梨,都同意够了吗?
生:够了。
师:好,意见统一了。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比的?
生:我们是一个一个对着比的。
师:说的真好,我们就是一个一个对着比的,这叫一一对应。我们要谢谢说“不够”的孩子,谢谢你们给了我们讨论的机会!
好,这一段是在跟孩子们研究比的方法,在方法的探讨中,比出了智慧。
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在比,比的是两种思想,一种赞成够,一种赞成不够。
比输的那一些同学,要接受失败。但挫败感谁都不喜欢,所以我照顾了他们的情绪,从情感态度的角度,对他们提出了表扬,让他们得到体面。
今天二班的陈锦萱小朋友给了我们惊喜,课堂出现了难得的创生。实录如下:
师:现在我们来玩“我说你摆”!出示7,请大家摆一摆。(生很快摆好)
师继续出示:7小于( )
师:请将你想好的数用扑克牌摆在桌子上。(生摆)摆7张的请举手!摆8张的,9张的,10张的?有比10张多的吗?(人数渐少)
生:我摆了12张。
师:同不同意!(同意)摆15张可以吗?20张呢?30张?100张?一万张?
生:只要比7大都可以。
师:你真会总结,厉害!
陈瑾萱小朋友:一副扑克牌也可以!
师:一副扑克牌可以吗?
生:可以!(不可以!)
师:又是两种意见,那到底可不可以?(师板书)我想把这个问题留给你们自己去研究讨论,也可以跟家长讨论。下周一我们再来交流。(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好不好?
这一段教学留个悬念,让课有连续感。
下课了,在四班,我问:
师:谁愿意跟我来玩扑克牌游戏?
生:我来我来。
师:我们来玩“扑克牌比大小”。
游戏规则是:每人出一张牌,谁小谁输,输了的人做身蹲,多几个就做几个。明不明白?
生:好!开始吧!(8和5)
师:我输了,我做几个身蹲,你得告诉我?
生掰着手指头算:4个。
师:你坑我!我们一起来算。(教他掰手指。)哈哈!太好玩了!)
我做了3个身蹲。
他们在一旁哈哈笑。
轮流玩,每人玩一次。孩子很兴奋,笑声不断。特别是我输了的时候。
师:回家也跟家人玩,会玩吗?
生:我要跟我妈妈玩。
生:我要跟我爸爸玩。
生:我要跟我爷爷玩!
师:哈哈,爷爷不能做身蹲就可以换别哈!
娃娃们哈哈大笑!想起老人们陪玩的那个场景,我也哈哈大笑!
好吧,有乐趣!成功地比出了笑声!面对比较的结果,还能做到豁达,乐观,输了甘愿认输!不错不错!
(前路漫漫,我们继续!)
网友评论